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偕
〈動〉
(形聲。從人,皆聲。本義:共同在一起)同本義[be together with;be in the company of]
偕,俱也。——《說文》
與雨偕也。——《左傳·莊公七年》
夙夜必偕。——《詩·魏風·陟岵》
故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孟子·公孫丑上》
俄人偕 英、 法、 美三國合兵犯 天津。——《清史稿·奕山傳》
偕數友出。——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即偕洋商。——《廣東軍務記》
詞性變化
◎ 偕
〈副〉
(1) 一同;一起 [together]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詩·鄭風·女日雞鳴》
與子偕行。——《詩·秦風·無衣》
客不得已與偕行。——明· 魏禧《大鐵椎傳》
(2) 又如:偕隱(同居山林,不求官祿);偕作(一起行動);偕適(同趨一個方向);偕生之疾(與生俱來的病)
康熙字典
偕【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居諧切,音皆。《說文》強也。一曰俱也。《徐曰》能同于人,是強有力也。《詩·小雅》偕偕士子,朝夕從事。《註》強壯貌。
又葉舉里切,音幾。《詩·魏風》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葉下死。死音洗。《註》必偕,言與其儕,同作止,不得自如也。
又葉堅奚切,音稽。《顏延之·和謝靈運詩》采茨葺昔宇,翦棘開舊畦。物謝時旣晏,年往志不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偕【卷八】【人部】
彊也。從人皆聲。《詩》曰:“偕偕士子。”一曰俱也。古諧切
說文解字注
(偕)彊也。小雅北山。偕偕士子。傳曰。偕偕、強壯皃。從人。皆聲。古諧切。十五部。一曰俱也。魏風行役。夙夜必偕。傳曰。偕、俱也。詩曰。偕偕士子。
- 偕的詞語 組詞
- 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