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
部首香部 總筆畫20畫 結構上下
五行金 統一碼99A8
筆順一丨一フ丨一ノノフフ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一
名稱橫、豎、橫、橫折、豎、橫、撇、撇、橫折折/橫折彎、橫撇/橫鉤、點、撇、橫、豎、撇、捺、豎、橫折、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馨
⒈ ?散布很遠的香氣:馨香。如蘭之馨。
⒉ ?喻長存的英名:垂馨千祀。
⒊ ?助詞,作用同“樣”:寧馨(這樣,如此)。寧馨兒(原意是“這樣的兒子”,后用以贊美孩子或子弟)。
異體字
- ?
- 馫
漢英互譯
strong and pervasive fragrance
造字法
形聲:上形下聲
English
fragrant, aromatic; distant fragrance
※ 馨的意思、基本解釋,馨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馨
〈形〉
(1) (形聲。從香,殸聲。殸,籀文“磬”(
)。本義:芳香,散布很遠的香氣)(2) 同本義 [wide-spread fragrance]
馨,香之遠聞者也。——《說文》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國語·周語》
丹木五歲五味乃馨成。——《山海經·西山經》
爾酒既清,爾淆既馨。——《詩·大雅·鳧鷖》。毛傳:“馨,香之遠聞也。”
惟吾德馨。——唐· 劉禹錫《陋室銘》
(3) 又如:馨烈(芳香濃烈);馨逸(香氣洋溢;芳香遠播)
(4) 比喻聲譽流芳后世 [good reputation]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晉書》
(5)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業);馨德(芳馨久傳的美德和教化)引申為美[beauty]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書·君陳》
詞性變化
◎ 馨
〈助〉
(1) 有贊美的意思。后來多“寧馨”(如此,這樣) 連用
為問中華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
(2) 又如:寧馨兒
康熙字典
馨【戌集下】【香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呼切《集韻》《韻會》《正韻》醯經切,音。《玉篇》香遠聞也。《書·酒誥》黍稷非馨,明德維馨。《詩·大雅》爾殽旣馨。
又《周頌》有椒其馨。《楚辭·九歌》折芳馨兮遺所思。《韓愈·答張徹詩》寒狖酸骨怨,怪花醉?馨。
又《集韻》虛映切,音釁。晉人以爲語助。《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世說新語》王朗之雪中詣王螭,持其臂。螭曰:冷如鬼手馨,強來捉人臂。《通雅》寧寧馨,此呼語辭,今讀能亨,亦云那,向有平去二音,可平可仄,古人多假借字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馨【卷七】【香部】
香之遠聞者。從香殸聲。殸,籒文磬。呼形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馨)之遠聞也。同大雅鳬鷖傳。按唐風椒一章曰。椒且。遠脩且。傳曰。脩、長也。二章。椒且。遠條且。傳曰。條言馨之遠聞也。今本前後章皆作條。則毛不應別爲傳矣。而足利古本尙可證。經言脩者、枝條之長。條者、芬香條鬯之謂。傳馨字今譌聲。從。殸聲。呼形切。十一部。殸、籒文磬。
- 馨的詞語 組詞
- 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