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瑑
〈名〉
(1) (形聲。從玉,彖聲。本義: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紋) 同本義 [raised figures on jadeware]
瑑,圭璧上起兆琢也。——《說(shuō)文》
瑑圭璋璧琮。——《周禮·典瑞》。注:“有圻鄂瑑起。”
瑑圭璋八寸。——《考工記·玉人》。注:“文飾也。”
(2) 又如:瑑飾(雕在玉器上的紋飾);瑑璧(雕有紋飾的璧玉);瑑琮(有雕紋的琮玉)
詞性變化
◎ 瑑
〈動(dòng)〉
(1) 指雕刻瑑紋或文字 [carve(figures and word)]
大圭不瑑。——《禮記·禮器》
雕瑑復(fù)樸。——《列子·黃帝》
臣聞良玉不瑑,資質(zhì)潤(rùn)美,不待刻瑑。——《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2) 又如:瑑刻(雕刻);瑑削(雕刻。引申為精心推敲文字)
康熙字典
瑑【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直戀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柱戀切,音傳。《說(shuō)文》圭璧上起兆瑑也。《徐曰》瑑,謂起爲(wèi)攏,若篆文之形。《周禮·春官·典瑞》瑑圭璋璧琮。《註》瑑有圻鄂瑑起。《前漢·董仲舒?zhèn)鳌妨加癫滑儭!对]》謂瑑琢刻爲(wèi)文也。
又《廣韻》持兗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柱兗切,音篆。
又《集韻》柱允切,音蜳。
又尼切,音墀。義
同。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瑑【卷一】【玉部】
圭璧上起兆瑑也。從玉,篆省聲。《周禮》曰:“瑑圭璧。”直戀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瑑)圭璧上起兆瑑也。周禮先鄭注云。瑑、有圻鄂瑑起也。後鄭云。瑑、文飾也。許云。起兆瑑。與先鄭說(shuō)合。兆者、垗也。營(yíng)域之象。先鄭所謂垠堮也。大圭不瑑者。以素爲(wèi)貴也。從王。彖聲。彖聲、依韻會(huì)所引鍇本。今鍇本亦作篆省聲。又淺人改之也。直戀切。十四部。周禮曰。瑑圭璧。典瑞曰。瑑圭璋璧琮。疑此有脫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