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惺
〈形〉
(1) 聰明 [smart]
骨讒猶可懺,舌惺豈不悔。——明· 袁宏道《靳尚祠》
(2) 又如:惺惺惜惺惺(聰明人愛惜聰明人。意謂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相互愛惜、同情)
詞性變化
◎ 惺
〈動(dòng)〉
(1) 領(lǐng)會(huì) [understand]
俺如今已惺,也學(xué)的寡情。——明· 馮惟敏《朝天子》
(2) 又如:惺悟(領(lǐng)會(huì))
(3) 清醒 [awake]
一聲寒雁叫,喚起未惺人。——《五燈會(huì)元》
康熙字典
惺【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huì)》桑經(jīng)切《正韻》先靑切,音星。《字林》悟也。《廣韻》惺憁,了慧也。
又《增韻》靜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息井切,音省。與
同。
又《集韻》《韻會(huì)》銑挺切,音醒。亦悟也。
又靜中不昧曰惺。星夜明,故從星。
- 惺的詞語(yǔ) 組詞
- 惺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