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詡
詡
〈動〉
(1) (形聲。從言,羽聲。本義:說大話,夸耀)
(2) 同本義 [boast;brag]
詡,大言也。——《說文》
合同主詡。——《禮記·少儀》
尚泰奢,麗夸詡。——《漢書·揚雄傳》
儒行之對,多所詡張,非儉讓之德也。——明· 高拱《本語》
墻頭山自好,何必詡神仙。——清· 黃遵憲《閉關》
意氣揚揚,若自矜詡。——方苞《獄中雜記》
(3) 又如:詡張(夸張)
(4) 普及 [popularize]
德發揚,詡萬物。——《禮記·禮器》
(5) 又如:詡揚(發揚;張大)
詞性變化
◎ 詡
詡
〈形〉
(1) 假借為“嫵”。嫵媚 [lovely]
不聞犯齊牧,猶聞畫眉詡。——《次韻寄晃以道》
(2) 又如:詡畜(媚好,嫵媚)
康熙字典
詡【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況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訏上聲。《說文》大言也。《玉篇》人語也。《廣韻》和也,普也,遍也,大也。《禮·禮器》德發揚,詡萬物。《疏》言王者撫有四海,宜發揚其德,普遍萬物也。《前漢·揚雄傳》尚泰奢,麗誇詡。《註》詡,大也。
又《廣韻》敏而有勇也。《禮·少儀》會同主詡。《註》詡,謂敏而有勇。
又辭氣明盛貌。
又人名。《前漢·平帝紀》沛郡太守石詡。《說文》本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詡【卷三】【言部】
大言也。從言羽聲。況羽切
說文解字注
(詡)大言也。禮器。德發揚詡萬物。注。詡猶普也。按詡之本義爲大言。故訓爲普則曰猶。凡古注言猶者視此。詡之引伸之義爲大。故周弁殷吁夏收、白虎通吁作詡。鄭注禮云。吁名岀於幠。幠、覆也。義可相發明。從言。羽聲。況羽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