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腋
〈名〉
(1) (形聲。從肉,夜聲。本作“亦”,“大”(人)下兩點表示腋的部位。本義:胳肢窩)
(2) 同本義 [axilla;armpit]
胳謂之腋。——《廣雅》
珍裘非一腋。——《文選·盧諶答魏子悌詩》。注引《埤蒼》:“腋在肘后。”
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莊子》
(3) 又如:腋毛;腋翅(腋下生翅,意猶飛身);腋臊(腋臭,狐臭)
(4) 禽獸翅膀或前腿內側和胸部相連的部分 [axilla]
(5) 腋狀物 [axil] 在一個枝或葉和從那里長生的軸之間的遠軸的通常是上角或分叉點。如:葉腋;腋芽
康熙字典
腋【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廣韻》肘腋,胳也,在肘後。《增韻》左右脅之閒曰腋。《博雅》胳謂之腋。《史記·商君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盧湛答魏子悌詩》珍裘非一腋。《註》埤蒼曰:腋在肘後。
又《釋名》繹也。言可張翕尋繹也。
又《集韻》之石切,音隻。
又《韻會》伊昔切,音益。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亦【卷十】【亦部】
人之臂亦也。從大,象兩亦之形。凡亦之屬皆從亦。羊益切〖注〗臣鉉等曰:今別作腋,非是。
說文解字注
(亦)人之臂亦也。玉篇今作掖。按手部掖者、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一曰臂下也。一曰臂下之語、葢淺人據俗字增之耳。徐鉉等曰。亦今別作腋。按廣韻肘腋作此字。俗用亦爲語?。乃別造此。肉部曰。胳、亦下也。胠、亦下也。今禮記深衣袼之高下注云。袼、衣袂當腋之縫。袼、腋乃皆俗字。人臂?垂。臂與身之閒則謂之臂亦。臂與身有重曡之意。故引申爲重累之?。公羊傳。大火爲大辰。伐爲大辰。北辰亦爲大辰。何注云。亦者、?相須之意。按經傳之亦、有上有所蒙者。有上無所蒙者。論語不亦說乎、亦可宗也、亦可以弗畔、亦可以爲成人矣、皆上無所蒙。皇侃曰。亦猶重也。此等皆申重贊美之?。亦之言猶大也、甚也。若周頌亦有高廩、亦服爾耕。鄭箋云。亦、大也。是謂亦卽奕奕之叚借也。?部曰。奕、大也。又或叚爲射。或叚爲易。從大。象?亦之形。謂左右?直、所以象無形之形。羊益切。古音在五部。凡亦之屬皆從亦。
- 腋的詞語 組詞
- 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