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椅
〈名〉
(1) 木名。即“山桐子” [idesia]。大風(fēng)子科,落葉喬木。果實(shí)為漿果,球形,紅色。如:椅梧(椅樹和梧桐樹)
(2) 另見
基本詞義
◎ 椅
〈名〉
(1) (形聲。從木,奇聲。①本義:木名。即山桐子。《詩·銿風(fēng)·定之方中》:“樹之榛栗,椅桐梓漆。”這個(gè)意義讀
。②椅子。本字作“倚”)(2) 椅子, 有靠背的坐具 [chair]
椅,坐具后有倚者,今人俗呼椅子。——《正字通》
(3) 又如:椅杌(椅子和凳子);椅背(椅披。椅子的靠背)
(4) 轎子 [sedan]
皇帝乘椅,自便殿舉至西便門。——《遼史》
(5) 另見
康熙字典
椅【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於離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於宜切,音猗。《說文》梓也。《詩·鄘風(fēng)》椅桐梓漆。《陸璣·草木疏》梓實(shí)桐皮曰椅。《埤雅》椅卽是梓,梓卽是楸。蓋楸之疎理而白色者爲(wèi)梓,梓實(shí)桐皮曰椅,其實(shí)兩木大類同而小別也。《爾雅翼》郭氏解椅梓云:卽楸。
又解楸榎云:大而皵楸,小而皵榎。《說文》亦曰:椅,梓也。梓,楸也。楸,梓也。檟,楸也。然則椅梓楸檟,一物而四名。
又《集韻》於義切,音意。義同。
又《正韻》隱綺切,音倚。俗呼坐凳爲(wèi)椅子。《正字通》坐具後有倚者。
又《類篇》椅柅,木弱貌。○按《說文》椅柅作柅。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椅【卷六】【木部】
梓也。從木奇聲。於離切
說文解字注
(椅)梓也。釋木曰。椅、梓。渾言之也。衞風(fēng)傳曰。椅、梓屬。析言之也。椅與梓有別。故詩言椅桐梓漆。其分別甚微也。故爾雅、說文渾言之。從木。奇聲。於離切。古音在十七部。按賈逵說又作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