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憊
憊
〈形〉
(1) (形聲。從心,備聲。本義:疲乏,困頓)
(2) 同本義 [dog-tired;very tired]
疲極曰憊。——《通俗文》
單憊于戲笑。——《列子·黃帝》
往來惛憊,通于大神。——《荀子賦》
何先生之憊耶?——《莊子·山水》
三年克之,憊也。——《易·既濟》
(3) 又如:疲憊(非常疲乏);憊喘(疲憊而喘息);憊勞(疲勞)
(4) 衰竭;危殆 [collapsed]。如:憊老(衰老);憊竭(衰竭)
康熙字典
憊【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蒲拜切《集韻》《韻會》步拜切。《正韻》薄邁切,音備。《說文》也。本作,從心聲。今作憊。《廣韻》羸困也。《通俗文》疲極曰憊,疲劣也。或從疒作。
又通作敗。《荀子·解蔽篇》惡敗而出妻。
又《集韻》《韻會》蒲計切,音薜。困病也。《莊子·山木篇》貧也。非憊也。
又《集韻》《類篇》鼻墨切《韻會》蒲北切,音蔔。困也。
又葉平秘切,音葡。《易·遯卦》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王肅讀。別作〈下心〉。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十】【心部】
也。從心聲。,或從疒。〖注〗憊。蒲拜切
說文解字注
()也。通俗文。疲極曰。從心。聲。蒲拜切。十五部。今周易、公羊傳皆作。
()或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