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悵
悵
〈形〉
(1) (形聲。從心,長聲。本義:因失意而不痛快) 同本義 [disappointed]
恨,望恨也。——《說文》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茍富貴,無相忘。”——《史記·陳涉世家》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2) 又如:惆悵(傷感;失意);悵況(恍惚);悵觸(惆悵感觸)
康熙字典
悵【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丑亮切,音暢。《說文》望恨也。《柳宗元·夢歸賦》靈幽漠以瀄汨兮,進怊悵而不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悵【卷十】【心部】
望恨也。從心長聲。丑亮切
說文解字注
(悵)望也。望其還而不至爲恨也。從心。長聲。丑亮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