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http://m.wangrui19258.cn/d/file/zi/zidian23705.png)
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崇
⒈ ?高:崇山峻嶺。崇高。崇論閎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討論。亦作“崇論宏議”)。
⒉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⒊ ?古同“終”,終了。
⒋ ?充,充滿:崇酒于觴。
⒌ ?增長:“今將崇諸侯之奸”。
⒍ ?姓。
異體字
- 崈
漢英互譯
esteem、high
造字法
形聲:從山、宗聲
English
esteem, honor, revere, venerate
※ 崇的意思、基本解釋,崇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崇
〈形〉
(1) (形聲。從山,宗聲。本義:山大而高)
(2) 同本義 [lofty]
崇,嵬高也?!墩f文》。按,字亦作嵩、作崧。
融降于崇山?!秶Z·周語》。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陽城,崇高所近。”
(3) 又如:崇亙(高峻綿延);崇崖(高峻的山崖);崇阿(高大的山丘);崇山(高山); 崇崇(高聳的樣子)
(4) 高;高大 [high;tall and big]
崇,高也?!稜栄拧?/p>
與黃比崇?!獜埡狻段骶┵x》
崇崇圜邶。——揚雄《甘泉賦》
廣與崇方?!犊脊び洝よ魅恕?/p>
大侯之崇,見鵠于參?!秲x禮·大射儀》
于是封之,崇四尺?!抖Y記·檀弓》
明道德之廣崇?!妒酚洝でZ生列傳》
(5) 又如:崇墉(高大的城墻);崇榘(高峻的城墻)
(6) 高貴 [noble;high]
天子曰崇城,言崇高也。——《白虎通》
(7) 又如:崇閥(高貴顯赫之家);崇階(高位,高官);崇卑(高低,高下)
(8) 興盛 [prosperous]
建明德而崇業。——張衡《東京賦》。注:“猶興也?!?/p>
(9) 又如:崇業(興業);崇盛(隆盛,極其榮寵)
詞性變化
◎ 崇
〈動〉
(1) 尊崇,推崇 [revere;advocate]
崇事宗廟社稷?!抖Y記·祭統》
莽遂崇鬼神淫祀?!稘h書·郊祀志》
(2) 又如:崇正黜邪(推崇正氣,摒棄邪惡);崇實(注重實際);崇德(崇尚道德。也指崇尚有德者);崇儒(尊崇儒學)
(3) 通“充”。充滿 [fill]
主人坐奠爵于西楹南介右,再拜崇酒?!秲x禮·鄉飲酒禮》
六成復綴以崇?!抖Y記·樂記》
泛崇蘭些。——《楚辭·招魂》
(4) 又如:崇奸(聚集許多惡人)
(5) 終,盡。通“終” [end]
誰謂宋遠,曾不崇朝?!对姟ばl風·河廣》
周流四海,曾不崇日?!盾髯印?賦》
存亡之效,不崇朝而決?!度龂尽雒瘋鳌?/p>
(6) 又如:崇替(滅亡。即終替);崇朝(一個早上。比喻時間的短暫);崇日(終日,一日)
康熙字典
崇【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集韻》《韻會》鉏弓切《正韻》鉏中切,音漴?!墩f文》嵬高也。從山宗聲。《爾雅·釋詁》崇,重也。《郉昺曰》又高貴也?!兑住だM辭》崇高莫大乎富貴?!蹲蟾敌辍穾熓宄缫病?/p>
又充也?!抖Y·樂記》復綴以崇。
又《儀禮·鄉飲酒禮》主人再拜崇酒?!对]》崇,充也。謂相充實也。
又聚也。《詩·大雅》福祿來崇。《註》謂積而高也?!蹲髠鳌る[六年》見惡如農夫之去草,芟夷蘊崇之?!对]》蘊,積。崇,聚也。
又《廣韻》敬也,就也。《書·仲虺之誥》欽崇天道。
又終也?!对姟ばo風》誰謂宋遠,曾不崇朝?!对]》言行不終朝而至也。
又崇牙,樂器飾?!对姟ぶ茼灐烦缪罉溆?。《註》懸鐘磬之處,以采色爲大牙,其狀隆隆然。
又國名。堯時崇伯鯀,商崇侯虎,今西安府鄠縣。
又地名?!稌に吹洹贩朋O兜于崇山?!对]》在今澧州澧陽縣。
又姓?!墩滞ā匪戊i田令崇大年。
又葉仕莊切,音牀。《琳·大荒賦》仰閬風之城樓兮,縣圃邈以隆崇。
若華之景曜兮,天門閌以高驤。
又《正譌》嵩古作崇。別作崧,非。《正字通》韋昭國語註通用崈。崇崈音義同,合崇嵩爲一,非?;ヒ娽後伦衷]。《集韻》或作崈。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崇【卷九】【山部】
嵬高也。從山宗聲。鉏弓切
說文解字注
(崇)山大而高也。各本作巍高也三字。今正。大雅。崧高維嶽。釋山、毛傳皆曰。山大而高曰崧??鬃娱f居引詩崧作嵩。釋名作山大而高曰嵩。崧嵩二形皆卽崇之異體。韋注國語云。古通用崇字。太平御覽及徐鉉皆引其語。詩序曰。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此崇之故訓也。河東賦。瞰帝唐之嵩高。眽隆周之大寧。嵩高卽崇高也。漢碑曰。如山如岳。嵩如不傾。謂崇而不傾也。中嶽、禹貢謂之外方。秦名大室。漢武帝始謂之崇高山。因以山下戸三百爲之奉邑。名曰崇高縣。武帝紀、郊祀志、地理志、封禪書可證。崇字地里志作崈。體之小異耳。史、漢或崇嵩錯出。要無礙爲一字。惟後漢書靈帝紀。熹平五年復崇高山爲嵩高山。語大可疑。證以東觀紀。堂谿典請雨。因上言改之。名爲嵩高山。是則非復崇高爲嵩高。乃改崇高爲嵩高。葢其時六書之學不明。謂嵩與崇別而改之。沿至今日。尚仍其誤。李賢注云。前書武帝祠中嶽。改嵩高爲崇高。前書未嘗有此文。武帝改大室爲崇高。武帝以前但曰大室。不曰嵩高也。崇高本非中嶽之專偁。故淺人以崇爲氾辭。嵩爲中嶽。強生分別。許造說文不取嵩崧字。葢其時固憭然也。崇之引伸爲凡高之偁。大雅。福祿來崇。傳曰。崇、重也。禮經崇酒注。崇、充也。邶風。崇朝其雨。傳曰。崇、終也。皆音近假借?!鸹騿栣屔结愿郀懼袔[。非古名嵩高之證與。曰嵩卽崇字。封禪書曰。秦有大室。祠大室嵩高也。此謂秦之大室卽漢之崇高也。釋山之嵩高葢漢人語。非本經。故許嶽字下言大室。不言崇高。從山。宗聲。鉏弓切。九部。此篆舊在岊篆之後。解云嵬高也。必轉寫之誤。今依玉篇移其次。依毛傳、釋名易其解。
- 崇的詞語 組詞
- 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