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歭](http://m.wangrui19258.cn/d/file/zi/zidian23628.png)
歭
拼音
zhì chí
注音ㄓˋ ㄔˊ
部首止部 總筆畫10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HFFY 統(tǒng)一碼6B6D
筆順丨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丶
名稱豎、橫、豎、提、橫、豎、橫、橫、豎鉤、點
部首止部 總筆畫10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HFFY 統(tǒng)一碼6B6D
筆順丨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丶
名稱豎、橫、豎、提、橫、豎、橫、橫、豎鉤、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歭
⒈ ?儲備:“魯人三郊三隧,歭爾芻茭、糗糧、楨榦,無敢不逮。”
其他字義
歭
⒈ ?〔歭?〕古同“踟躕”,徘徊不前的樣子。
統(tǒng)一碼
歭字UNICODE編碼U+6B6D,10進(jìn)制: 27501,UTF-32: 00006B6D,UTF-8: E6 AD AD。
歭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歭的意思、基本解釋,歭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歭【辰集下】【止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直離切《集韻》陳知切,音馳?!墩f文》?也,歭?不前也。通作踟
。
又《廣韻》直里切《集韻》丈里切,音峙。與峙通。供具也。《書·費誓》歭乃糗糧?!妒?jīng)》從山作峙。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歭【卷二】【止部】
?也。從止寺聲。直離切
說文解字注
(歭)?也。足部曰。?者、歭?不前也。歭?爲(wèi)雙聲字。此以?釋歭者。雙聲互訓(xùn)也。心部曰?箸。足部曰蹢躅。毛詩曰踟躕。廣雅曰蹢?、跢跦。皆雙聲?韻而同義。從止。寺聲。直離切。按離當(dāng)作釐。一部。假借以歭爲(wèi)偫。以?爲(wèi)儲。粊誓。峙乃糗糧。峙卽歭、變止?fàn)?wèi)山。如岐作歧、變山爲(wèi)止。非眞有從山之峙、從止之歧也。歭?之歭平聲。峙具峻峙之峙亦作跱、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