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
部首酉部 總筆畫15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SGYB 五行水 統(tǒng)一碼9187
筆順一丨フノフ一一丶一丨フ一フ丨一
名稱橫、豎、橫折、撇、豎折/豎彎、橫、橫、點(diǎn)、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豎鉤、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醇
⒈ ?酒味厚:醇酒。醇醪。
⒉ ?純粹:醇和(性質(zhì)或味道純正平和)。醇厚(氣味、滋味純正濃厚)。醇美。醇化。
⒊ ?同“淳”。
⒋ ?有機(jī)化合物的一類:乙醇。膽固醇。
異體字
- 淳
- ?
- 醕
漢英互譯
good wine、mellow、pure
造字法
形聲:從酉、享聲
English
rich, good as wine; pure, unmixed
※ 醇的意思、基本解釋,醇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醇
醕
〈形〉
(1) (形聲。本義:酒味濃厚)
(2) 同本義 [strong]
醇,厚也。——《說文》
買二石醇醪。——《漢書·爰盎傳》
春醴惟醇。——張衡《東京賦》
醉醇醲而飫肥鮮者。——劉基《賣柑者言》
(3) 又如:醇醨(味道濃厚的美酒叫做醇,味道淡薄的叫做醨);醇醪(純厚的美酒);醇味(美酒味);醇旨(酒味淳厚甘美)
(4) 淳樸;質(zhì)樸 [pure;honest]
至于移風(fēng)易俗,黎民醇厚。——《漢書·景帝紀(jì)贊》
古者人醇工龐。——《淮南子·泛論》。注:“醇厚不虛華也。”
(5) 又如:醇固(真純貞固);醇正(淳厚端正);醇和(淳樸和善)
(6) 通“純”。無雜質(zhì) [pure;unmixed]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書·說命中》
河龍供鯉醇犧牲。——《漢書·禮樂志》。顏師古注:“醇,謂色不雜也。”
以賢則君有醇固之茂焉。——《三國志·何夔傳》
其皆醇也,然后肆焉。——韓愈《答李詡書》
(7) 又如:醇壹(純厚專一);醇備(精粹完美);醇粹(純一不雜)
(8) 愚昧渾噩的樣子 [stupid]。如:醇醇(愚味、愚蠢的樣子)
詞性變化
◎ 醇
〈名〉
任何一類在結(jié)構(gòu)上類似乙醇的化合物 [alcohol],可看作烴的羥基衍生物,并按照羥基的數(shù)目而分類(如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和多元醇)或者按照分子的結(jié)構(gòu)而分類
康熙字典
醇【酉集下】【酉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古文〕《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說文》不澆酒也。《前漢·曹參傳》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飮以醇酒。《註》醇酒不澆,謂厚酒也。《後漢·劉盆子傳》乃益釀醇酒。
又《玉篇》專也。
又粹淸也。《嵆康·養(yǎng)生論》神氣以醇白獨(dú)著。
又厚也。《前漢·景帝紀(jì)》至于移風(fēng)易俗,黎民醇厚。《老子·道德經(jīng)》其政悶悶,其民醇醇。《註》其政敎寬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親睦。
又精也。《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疏》萬物變化而精醇也。《朱子·本義》醇謂厚而凝也。
又謹(jǐn)重也。《史記·萬石君傳》事不關(guān)決于丞相,丞相醇謹(jǐn)而已。《前漢·衞綰傳》醇謹(jǐn)無他。
又《博雅》醇鉤,劒也。
又同純。《書·說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註》居者,止而安也。安於義理之所止,故政事不雜也。
又《前漢·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註》師古曰:醇謂色不雜也。
又《食貨志》天子不能具醇駟。《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醇【卷十四】【酉部】
不澆酒也。從酉聲。常倫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醇)不澆酒也。澆、?也。凡酒沃之以水則薄。不襍以水則曰醇。故厚薄曰醇澆。醇襍亦卽此字。一色成體謂之醇。純其叚借字。從酉。聲。常倫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