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崔
〈形〉
(1) (形聲。從山,隹(
)聲。本義:高大)(2) 同本義 [towering]
崔,大高也。——《說文》
南山崔崔。——《詩·齊風(fēng)·南山》
大山崔,百卉殖。——《樂府詩集》
(3) 又如:崔巍(高峻雄偉);崔崔(高大的樣子)
(4) 蹉跎 [waste time]。如:崔頹(凋敗,指光陰虛度)
詞性變化
◎ 崔
〈名〉
(1) 春秋時齊國邑名,在今山東省章丘縣西北 [Cui county]
成請老于 崔, 崔子許之。——《左傳》
(2) 姓。如:崔鶯(即崔鶯鶯);崔張事(指《西廂記》所敘述的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
康熙字典
崔【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昨回切《集韻》《韻會》徂回切《正韻》遵綏切,音摧。《說文》高大也。《廣韻》崔嵬也。《詩·齊風(fēng)》南山崔崔。《註》高大貌。《何晏·景福殿賦》高甍崔嵬。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回切,音催。齊邑名。濟(jì)南東朝陽縣有崔城。
又姓。《廣韻》齊丁公之子,食采於崔,因以爲(wèi)氏。《集韻》或作?磪崒隹。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崔【卷九】【山部】
大高也。從山隹聲。胙回切文五十三 重四
說文解字注
(崔)大高也。齊風(fēng)。南山崔崔。傳曰。崔崔、高大也。此云大高。未知孰是。嵬下曰。山石崔嵬。高而不平也。亦卽毛傳之土山戴石曰崔嵬也。從山。隹聲。聲字鉉無。今補(bǔ)。胙回切。十五部。按小徐無此篆。大徐此篆在部末。非其次。玉篇亦本無崔字。於部末補(bǔ)之。疑許葢本無此。莊子。山林之畏隹。隹卽今之崔也。但人部有催、手部有摧、則山部當(dāng)有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