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
部首衣部 總筆畫10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YKGE 五行金 統(tǒng)一碼8870
筆順丶一丨フ一一ノフノ丶
名稱點、橫、豎、橫折、橫、橫、撇、豎提、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衰
⒈ ?事物發(fā)展轉(zhuǎn)向微弱:衰微。衰弱。衰老。盛(
)衰。興( )衰。其他字義
衰
⒈ ?等次,等級,等差:等衰(等次)。
⒉ ?同“缞”。
異體字
漢英互譯
decline、wane
相關(guān)字詞
興、盛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decline, falter, decrease; weaken
※ 衰的意思、基本解釋,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衰
〈名〉
(1) 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邊喪服 [mourning garments of hemp]
共喪衰亦如之。——《周禮·天官·內(nèi)司服》
無衰麻之服。——《荀子·禮論》
子墨衰緻, 梁弘御戎, 萊駒為右。——《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衰衣(衰服。古代的喪服);衰杖(居喪用的麻緻與哭喪棒);衰冠(喪服,衰衣喪冠)
(3) 下,從上到下的次序 [order from top downward]。如:衰殺(等差);衰構(gòu)(分門別類構(gòu)擬文辭)
詞性變化
◎ 衰
〈動〉
(1) 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標準遞減 [decrease progressively]。如:衰分(古代數(shù)學(xué)名詞。謂從大漸差而小);衰序(衰次。按一定比數(shù)遞減的次序);衰征(衰政。視土地之差等以征稅)
(2) 減少 [reduce]。如:衰少(減少);衰乏(減少缺乏)
(3) 另見
基本詞義
◎ 衰
〈動〉
(1) (會意。從衣,從冄(
)。“冄”象草毛茸茸的樣子。是“蓑衣”的“蓑”的本字。( )本義:蓑衣。)(2) 力量減退,衰落,沒落。與“盛”相對 [decline;wane]
衰則氣復(fù)反入。——《素問·瘧論》。注:“謂病衰退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衰末(衰落微末);衰旺(衰落與旺盛);衰季(衰微末世);衰廢(衰敗頹廢);衰宗(歿落殘敗的宗族);衰門(寒門);衰薄(頹廢澆薄。多指道德風(fēng)尚)
(4) 減少;削弱 [fail;decline]
其周德之衰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注:“小也。”
昔周道衰微。——《谷梁傳序》。疏:“謂衰弱陵遲。”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辭·屈原·涉江》
日食飲得無衰乎?——《戰(zhàn)國策·趙策》
(5) 又如:風(fēng)勢漸衰;衰頹(衰敗);衰止(衰減而止息);衰乏(衰退疲乏);衰色(指姿色衰減的女子)
(6) 枯萎;凋謝 [wither]
明朝風(fēng)起應(yīng)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唐· 白居易《惜牡丹花》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宋·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雨灑江天》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樂府詩辭·長歌行》
(7) 又如:衰紅(凋謝的花);衰條(枯枝);衰黃(枯黃)
詞性變化
◎ 衰
〈形〉
(1) 衰老 [old and feeble;decrepit]
年衰志憫。——《淮南子·主術(shù)》。注:“老也。”
人之老也形蓋衰。——《呂氏春秋·去宥》。注:“肌膚消也。”
而臣衰,竊愛憐之。——《戰(zhàn)國策·戰(zhàn)策》
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采,則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夢溪筆談》
(2) 又如:衰顏(衰老的容顏);衰暮(老年;晚年);衰冗(衰老冗廢);衰年(衰老之年);衰枯(衰老干枯);衰耄(衰老;年老糊涂)
(3) 人老時鬢發(fā)疏落變白 [greying]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劍南詩稿》
(4) 又如:衰白(人老時鬢發(fā)疏落變白);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鬢發(fā)。多指暮年)
(5) 衰弱 [weak;feeble]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唐· 杜甫《石壕吏》
(6) 又如:衰癃(衰弱多病);衰邁(衰弱老邁);衰困(衰弱困頓);衰窿(衰弱抱病)
(7) 懈怠 [slack;sluggish]
年既老而不衰。——《楚辭·涉江》。注:“懈也。”
(8) 又如:衰葸(懈怠畏懼);衰惰(怠惰);衰墮(懈怠)
(9) 另見
康熙字典
衰【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唐韻》所危切《集韻》雙隹切,音?。小也,減也,殺也。《類篇》浸微也。《韻會》弱也,耗也。
又《集韻》初危切,音夂。《玉篇》等衰也。《齊語》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
又《集韻》倉回切,音崔。《類篇》同縗,喪服也。《禮·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齊衰惡筓以終喪。
又邑名。《晉語》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註》三者皆晉邑。
又《集韻》蓑本字。《說文》艸雨衣。秦謂之萆。《詩·小雅》何衰何笠。《石經(jīng)》作蓑。
又《韻補》所類切,音帨。《東方朔·七諫》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疲牛而驂驥。年滔滔而日遠兮,壽冉冉而愈衰。《說文》作。《類篇》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衰【卷八】【衣部】
艸雨衣。秦謂之萆。從衣,象形。,古文衰。穌禾切〖注〗,亦古文衰。
說文解字注
(衰)艸雨衣。雨衣有不艸者。左傳。成子衣製杖戈。杜曰。製、雨衣。按言製則非艸爲。若今油布衣。秦謂之萆。艸部曰。萆、雨衣。一曰衰衣。此則著萆爲秦語也。小雅。何蓑何笠。傳曰。蓑所以僃雨。笠所以禦暑。公羊傳。不蓑城也。何云。若今以艸衣城。齊語注云。襏襫、蓑襞衣也。襞或萆字。亦作薜。六韜。蓑薜簦笠。衰俗從艸作蓑。而衰遂專爲等衰、衰絰字。衰絰本作縗。衰其假借字也。以艸爲雨衣。必層次編之。故引伸爲等衰。後世異其形、異其音。古義茫昧矣。從衣。象形。謂也。穌禾切。十七部。
()古文衰。
- 衰的詞語 組詞
- 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