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http://m.wangrui19258.cn/d/file/zi/zidian22254.png)
提
部首扌部 總筆畫12畫 結構左右
五筆RJGH 五行火 統一碼63D0
筆順一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名稱橫、豎鉤、提、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提
⒈ ?垂手拿著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
⒉ ?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
⒊ ?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
⒋ ?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
⒌ ?率領,調遣:提兵。
⒍ ?取出:提取。提貨。
⒎ ?漢字筆形之一,即挑。
⒏ ?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
⒐ ?古代鼓名:“師帥執提”。
⒑ ?姓。
其他字義
提
⒈ ?〔提防〕小心防備。
其他字義
提
⒈ ?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異體字
- 椸
漢英互譯
bring up、carry、lift、mention、raise、refer to、tote
相關字詞
降
造字法
形聲:從扌、是聲
English
hold in hand; lift in hand
※ 提的意思、基本解釋,提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提
(1) ——用于“提防”(
)、“提溜”( )等(2) 另見
基本詞義
◎ 提
〈動〉
(1) (形聲。從手,是聲。本義:懸持;懸空拎著物品)
(2) 同本義 [carry in one's hand with the arm down]
提,挈也。——《說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詩·大雅·抑》
提刀而立。——《莊子·養生主》
一賊提刀。——明· 魏禧《大鐵錐傳》
椊下提毆之。——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提竹筒絲籠。——《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提壺,提桶;提開水;提擄(拎,拿);提舉(提而舉之)
(4) 引申為帶領;統領。古代如提督、提舉、提點、提刑、提學、提法諸官名,皆取此義 [lead]
今又提一旅孤軍。——宋· 岳飛《五岳祠盟記》
(5) 又如:提軍(率領軍隊);提動(調動);提兵(率領軍隊)
(6) 緊緊拿著;執持 [hold]
以是與天子提衡,爭秩于諸侯。——《管子·輕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筆(握筆。指寫文章);提刀(持刀)
(8) 說起,提及 [mention]
三樁兒誓愿明提遍。——關漢卿《竇娥冤》
(9) 又如:提穢(話語不干凈;指責);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說起)
(10) 指出;舉出 [indicate]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唐· 韓愈《進學解》
(11) 提拔;提升 [promote]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齡《晉書》。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獎(提拔獎勵)
(13) 攜帶[carry;take along]
提一匕首。——《戰國策·燕策》
奉承親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愛下》
(14) 擲[throw;cast]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吳太子,殺之。——《漢書·吳王濞傳》。 師古曰:“提,擲也。”
拔劍四面提出。——《漢書·王莽傳下》
宛市百姓共提擊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15) 請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ask;suggest]。
(16) 如:提問題;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見
(17) 提醒 [remind]。
(18) 如:提撕點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點(提醒指點);提省(提醒)
(19) 扶持 [support]。
(20) 如:提掇(提攜。幫助,照顧);提援(營救;解脫);提掖(挾住兩腋將人拎起)
(21) 傳訊,指提取犯人 [summon for trial or interrogation]。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問(傳訊審問);提解(押送犯人或財物)
詞性變化
◎ 提
〈名〉
(1) 一種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長的把兒,往往按舀液體的斤兩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dipper]。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籃、壺等的提手 [handle]。
(4) 如:提爐(有提梁的香爐)
(5) 姓
◎ 提
〈量〉
(1) 用于提著的物體,其重量沒有確數。
(2) 如:一提金;一提銀
(3) 另見
康熙字典
提【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說文》挈也。《詩·大雅》匪面命之,言提其耳。《禮·曲禮》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疏》屈臂當帶,而提挈其物。
又舉也。《周禮·夏官·田僕》凡田,王提馬而走。《前漢·法志》一同百里,提封萬井。《註》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又鼓名。《周禮·夏官·大司馬》師帥執提。《註》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馬髦上者,故謂之提。
又攝提,星名。《史記·天官書》大角兩傍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註》攝提之爲言提攜也。提斗攜角,以接於下也。
又挾提,箸名。《禮·曲禮》羹之有菜者用梜。《註》今人或謂箸爲梜提。
又提提,安諦也。與媞同。《詩·魏風》好人提提。《疏》行步安舒而審諦也。
又菩提,梵語。猶華言正道也。
又浮屠所居曰招提。梵言拓鬬提奢,華言四方生物也。後魏創立伽藍,爲拓提境。俗譌拓爲招。《杜甫詩》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
又偏提,酌酒壷也。《拾遺記》唐元和閒謂之注子,後仇士良惡其名同鄭注,乃去柄安繫,名曰偏提。
又《集韻》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時。朱提,縣名。《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註》朱提縣屬犍爲,出善銀。北方人名
曰提。
又《唐韻》是支切《集韻》《韻會》常支切,音匙。鳥羣聚貌。《詩·小雅》弁彼鸒斯,歸飛提提。《集韻》或作
。
又《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典禮切,音底。絕也。《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刲離之不絕中央少者,使易絕以祭耳。
又擲也。《戰國策》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史記·絳侯世家》太后以冒絮提文帝。《索隱》服虔提音弟。蕭該音底。蕭音爲得。
又《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見上史記註。
又《漢書·音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提【卷十二】【手部】
挈也。從手是聲。杜兮切
說文解字注
(提)挈也。挈者、縣持也。攜則相竝。提則有高下。而互相訓者、渾言之也。從手。是聲。杜兮切。十六部。
- 提的詞語 組詞
- 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