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媠
〈形〉
懈怠;不莊重。同“惰” [lazy]
惰,懈也。亦作媠。——《集韻》
無媠爾儀。——《漢書·韋元成傳》
車馬媠出之具。——《漢書·谷永傳》
康熙字典
媠【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他果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吐火切,音妥。《揚(yáng)子·方言》豔美也。
又《集韻》吐臥切,音唾。吳楚衡淮之閒謂好曰娃,南楚之外曰媠,故吳有館娃之宮,漆媠之室。《前漢·谷永傳》車馬媠游之具。
又奴臥切,音愞。義同。
又努果切。同?。
又杜果切,音朶。《說文》不敬也。
又《廣韻》《集韻》徒臥切。與惰同。《前漢·外戚傳》李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見帝。
又《龔勝傳》媠嫚亡狀。《說文》作嫷。今省作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