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贛
贛、贛、灨
〈名〉
(1) (形聲。從“貝”,表示與財物有關(guān)。①(
) 本義:賜給。②水名。也稱贛江)(2) 贛江,在江西省 [Gan Jiang]
今贛人敖倉,予人河水,饑而餐之,渴而飲之。——《淮南子·精神》
(3) 江西省的別稱 [Jiangxi province],因贛江縱貫本省而得名
(4) 另見
基本詞義
◎ 贛
贛
〈動〉
(1) 通“貢”。賜給
贛,賜也。——《說文》
一朝用三千鐘贛。——《淮南子·要略》。高誘注:“鐘,十斛也;贛,賜也。一朝賜群臣之費(fèi)三萬斛也。”
今贛人敖倉,予人河水,饑而餐之,渴而飲之。——《淮南子·精神》
(2) 另見
康熙字典
贛【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畫:24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送切,音貢。《說文》作贛。賜也。從竷省聲。籀文作。《韻會》通作貢。《禮·樂記》子贛見師乙而問焉。
又《集韻》,水名,出豫章。或作灨,通作贛。
又《集韻》古禫切,音感。《前漢·地理志》豫章郡贛。《註》豫章水出西南,北入大江。如淳曰音感。
又《集韻》古暗切,音紺。《前漢·地理志》瑯邪郡贛楡。《註》師古曰:贛,音紺。
又《集韻》呼貢切,與戇同。愚也。
又《集韻》陟降切,音憃。義同。
又《集韻》呼降切。賜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六】【貝部】
賜也。從貝,竷省聲。,籒文。古送切〖注〗臣鉉等曰:竷非聲,未詳。
說文解字注
()賜也。釋詁曰。、賜也。據(jù)釋文本作。後人改作貢耳。端木賜字子。凡作子貢者、亦皆後人所改。淮南道應(yīng)、要略二訓(xùn)注皆云。、賜也。從貝。竷省聲。古送切。按竷聲當(dāng)在八部。而讀同貢。則音之轉(zhuǎn)也。贛之古義古音皆與貢不同。
()籒文。集韻、類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