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嘏
〈動〉
(1) 古代祭祀時,執事人(祝)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 [luck]
祝以孝告,嘏以慈告。——《禮·禮運》
(2) 又如:嘏辭
詞性變化
◎ 嘏
〈名〉
(1) 福 [good luck]
錫爾純嘏,子孫甚湛。——《詩·小雅·賓之初筵》
(2) 指壽辰 [birthday]
后藏 班禪喇嘛以四十六年來朝 高宗七旬嘏。—— 清· 魏源《圣武記》
◎ 嘏
〈形〉
大 [great]
惟命天子,不愛牲玉,禮儀具備,神降嘏福。——明· 楊慎《江祀記》
基本詞義
◎ 嘏
“嘏”
的又音康熙字典
嘏【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古雅切《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賈。《爾雅·釋詁》嘏,大也。《疏》《方言》云:凡物壯大謂之嘏。
又《說文》大遠也。《玉篇》固也。《廣韻》福也。《詩·大雅》純嘏爾常矣。《箋》子福曰嘏。《禮·禮運》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郊特牲》嘏,長也,大也。
又葉公五切,音古。《詩·周頌》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魯頌》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嘏【卷三】【古部】
大遠也。從古叚聲。古雅切文二重一
說文解字注
(嘏)大遠也。釋詁、小雅大雅傳、少牢禮注皆曰。嘏、大也。少牢祝嘏于主人。謂予主人以大福。許獨兼遠言之者、大則必遠。故郊特牲曰。嘏、長也。大也。此許所本也。經傳嘏字多謂祭祀致福。其本訓則謂大遠。爾雅、毛傳。假、大也。假葢卽嘏之假借。從古。叚聲。古雅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