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渦
濄、渦
〈名〉
(1) 水名。今稱渦河 [Guo River]
濄水,首受淮陽扶溝浪湯洰東入淮。從水,過聲。——《說文》
(2) 源出河南省通許縣,流經安徽省西北部,于懷遠縣入淮,長382公里。如:渦口(渦水入淮處)
(3) 古州名 [Guo prefecture]。故地在今安徽省
(4) 另見
基本詞義
◎ 渦
渦
〈名〉
(1) (形聲。本義:水的旋流)
(2) 同本義。水流旋轉形成中間低洼的地方 [eddy;whirpool]。如:渦瀨(回旋的急流);渦盤(回轉不已的旋渦)
(3) 小圓坑 [round pit]。如:心渦;尾毛渦;晶狀體渦
(4) 酒窩,嘴角附近的小凹陷 [dimple]
不知詩中道何語,但覺兩頰生微渦。——蘇軾《百步洪二首》
(5) 渦流 [eddy]。如:水渦
詞性變化
◎ 渦
渦
〈動〉
(1) 通“污”。沾染 [contaminate]
怕燕泥香點渦在琴書上。——《牡丹亭》
(2) 另見
康熙字典
渦【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古禾切,音戈。水名。與濄同。《前漢·地理志扶溝註》渦水首受狼湯渠,東至向入海。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禾切,音倭。水?也。《爾雅·釋水》渦辨回川。《註》旋流也。
又姓。《三輔決錄》有扶風太守渦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