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http://m.wangrui19258.cn/d/file/zi/zidian1878.png)
暈
部首日部 總筆畫10畫 結構上下
五筆JPLJ 五行土 統一碼6655
筆順丨フ一一丶フ一フ一丨
名稱豎、橫折、橫、橫、點、橫撇/橫鉤、橫、撇折、橫、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暈(暈)
⒈ ?太陽或月亮周圍形成的光圈:日暈。
⒉ ?光影色澤模糊的部分:霞暈。墨暈。
⒊ ?頭發昏,有旋轉的感覺:暈眩。暈車。眼暈。
其他字義
暈(暈)
⒈ ?昏迷:暈倒。暈厥。
⒉ ?頭腦不清。
異體字
- 暈
漢英互譯
dizzy、faint、giddy、swoon
造字法
形聲:從日、軍聲
English
halo in sky; fog; dizzy, faint
※ 暈的意思、基本解釋,暈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暈
暈
〈動〉
(1) 昏倒 [fall in a faint;pass out]
魏老兒上了一夾棍, 賈魏氏上了一拶子,兩個人都暈絕過去。——《老殘游記》
(2) 又如:暈絕(昏厥);頭暈(頭腦昏亂);暈昏(昏迷);暈迷(昏眩)
(3) 另見
(暈車)基本詞義
◎ 暈
暈
〈名〉
(1) (形聲。從日,軍聲。本義:日月周圍形成光圈)
(2) 同本義 [halo]
(3) 日月周圍的光圈
暈,日月氣也。——《說文新附》
暈,卷也。氣在外卷結之也,日月俱然。——《釋名》
暈適背穴。——《漢書·天文志》
日月暈適,云風,此天之客氣,其發見亦有大運。——《史記》
(4) 又如:月暈(月亮有光環);暈珥(暈和珥。泛指日、月旁的光暈);暈蝕(日月之暈與食)
(5) 環形花紋或波紋
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宋· 蘇軾《答李端叔書》
(6) 又如:暈光(彩虹的光彩)
(7) 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部分。如:暈狀(形容四周光影、色澤模糊的情狀);暈圈(發光體周圍的模糊光圈)
(8) 光環 [areola]。圍繞于乳頭周圍的有色環(乳暈),或圍繞于水皰或膿皰周圍的有色的環
(9) 另見
康熙字典
暈【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日旁氣也。《釋名》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俱然。《史記·天官書》兩軍相當,日暈。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暈【卷七】【日部】
日月氣也。從日軍聲。王問切
說文解字注
(暈)灮也。按光也二字當作日光氣也四字。篆體暉當作暈。周禮暈作煇。古文叚借字。眡?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兇。一曰?。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監。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彌。八曰敘。九曰隮。十曰想。鄭司農云。煇謂日光炁也。按日光氣謂日光捲結之氣。釋名曰。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皆然。孟康曰。暈、日旁氣也。篆體日在上。或移之在旁。此篆遂改爲暉。改其訓曰光。與火部之煇不別。葢淺者爲之。乃致鉉以暈爲新附篆矣。從日。軍聲。軍者、圜圍也。此以形聲包會意。王問切。十三部。大徐許歸切。非。
- 暈的詞語 組詞
- 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