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http://m.wangrui19258.cn/d/file/zi/zidian18090.png)
潰
部首氵部 總筆畫12畫 結構左右
五筆IKHM 五行水 統一碼6E83
筆順丶丶一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
名稱點、點、提、豎、橫折、橫、豎、橫、豎、橫折、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潰(潰)
⒈ ?大水沖開堤岸:潰決。潰堤。
⒉ ?散亂,垮臺:潰敗。潰退。潰散。潰逃。潰不成軍。崩潰。潰亂。
⒊ ?肌肉組織因腐爛而破了口:潰爛。潰瘍。
其他字義
潰(潰)
⒈ ?同“殨”。
異體字
- 潰
- 殨
漢英互譯
be routed、burst、ulcerate
造字法
形聲:從氵、貴聲
English
flooding river; militarily defeat
※ 潰的意思、基本解釋,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潰
潰
〈動〉
(1) (形聲。從水,貴聲。本義:水沖破堤岸)
(2) 同本義 [(of a dike or dam) burst;overflow]
潰,決也。——《說文系傳》
潰,漏也。——《說文》
潰,旁決也。——《蒼頡篇》
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潰。——《水經注·河水》注
沸潰渝溢。——木華《海賦》。注:亂流貌。”
潰淡淡而并入。——宋玉《高唐賦》。注:“水相交過也。”
渟涔障潰。——《文選·長笛賦》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川壅而潰,傷人必多。——《國語·周語上》
潰渭洞 河。—— 班固《西都賦》
(3) 又如:潰圍(突圍);潰冒(沖決泛濫);潰溢(堤防崩潰,洪水泛濫);潰濫(潰決泛濫);潰渱(水流廣大的樣子);潰潰(水流的樣子);潰流(謂水噴涌而出);潰濩(波浪相激洶涌的樣子)
(4) 引申為沖破 [break through an encirclement]
孝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史記·河渠書》
直夜潰圍南出,馳走。(直夜:當夜。)——《史記·項羽本紀》
(5) 戰敗;大敗 [be utterly defeated;be routed]
兌則若莫邪之利鋒,當之者潰。——《荀子·議兵》
而民不至于驚潰。——宋· 蘇軾《教戰守》
夾攻潼關,官軍大潰。——《舊唐書·黃巢傳》
(6) 又如:潰竄(四處逃散);潰亡(失敗逃散);潰走(敗逃);潰奔(敗逃);潰卻(失敗而退卻)
(7) 毀壞 [decompose]
燔潰其祖廟。——《墨子·非攻》
(8) 又如:潰裂(崩潰);潰遁(崩潰遁逃);潰墜(崩潰)
(9) 腐爛 [fester]
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周禮·瘍醫》
八方分崩,中夏魚潰。——《后漢書·劉陶傳》
發潰癰腫。——《素問·五常正大論》
涉寒暑不潰。——明· 劉基《賣柑者言》
(10) 又如:潰癰(惡性膿瘡潰瘍);潰引(潰爛漫延);潰裂(潰爛;破裂)
(11) 達到 [reach;obtain]
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明· 劉基《賣柑者言》
康熙字典
潰【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繪。《前漢·文帝紀》大水潰出。《註》旁決曰潰。
又亂也。《詩·大雅》潰潰回遹。
又散也。《左傳·文三年》民逃其上曰潰。《公羊傳》國曰潰,邑曰叛。
又遂也。《詩·小雅》是用不潰于成。
又怒也。《詩·邶風》有洸有潰。《韓詩》潰潰,不善之貌。
又水相交過曰潰。《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入。
又潰濩,水勢相激貌。《郭璞·江賦》潰濩泧漷。
又《集韻》胡隈切,音回。義同。
又戸代切,音。與瀣同。
又胡骨切,音搰。決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潰【卷十一】【水部】
漏也。從水貴聲。胡對切
說文解字注
(潰)漏也。漏當作屚。屋穿水下也。左傳。凡民逃其上曰潰。此引伸之義。小雅、大雅毛傳皆曰。潰、遂也。此皆謂假潰爲遂。從水。?聲。胡對切。十五部。
- 潰的詞語 組詞
- 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