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恚
〈形〉
(1) (形聲。從心,圭聲。本義:怨恨,憤怒) 同本義 [anger]
恚,恨也。——《說文》
恚,怒也。——《廣雅·釋詁二》
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終身之名?!稇饑摺R策三》
恚目。——《管子·地員》
恚而語女曰?!鳌?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懋卿恚甚?!睹魇贰?/p>
承疇大恚?!?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又如:恚礙(憤怒抵觸);恚忌(憤怒嫉忌);恚忿(憤怒);恚責(憤怒斥責)
詞性變化
◎ 恚
〈副〉
憤怒地,生氣地;發怒地 [angrily]
舍人恚曰:“朔擅詆欺天子從官”。——《漢書》
康熙字典
恚【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於避切《正韻》胡桂切,音?。《說文》恨也。從心圭聲?!队衿泛夼病?/p>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恚【卷十】【心部】
恨也。從心圭聲。於避切
說文解字注
(恚)怒也。怒各本作怨。今依大雅綿正義正。下文曰。怒者、恚也。二篆互訓。從心。圭聲。於避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