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己
〈代〉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繩曲之形。“己”是古“紀”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義:絲的頭緒,用以纏束絲。②自己) 自己,本人 [oneself]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而己亦人也。——《呂氏春秋·察今》
自擬己頭。——晉· 干寶《搜神記》
且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在己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 又如:舍己為公;異己;克己;知己;己身(自己);己私(自己的欲望);己里錢(血汗錢,私房錢)
詞性變化
◎ 己
〈名〉
(1) 天干的第六位 [the six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己與三相近。——《呂氏春秋·慎行論》
(2) 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己
〈動〉
借作“給” [give]
一二千兩銀子東西己人!叫他唱二萬出戲我看了,己他一個!——《醒世姻緣傳》
康熙字典
己【寅集中】【己部】 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0畫
〔古文〕《唐韻》居擬切《集韻》《韻會》茍起切《正韻》居里切,音紀。《廣韻》身也。《韻會》對物而言曰彼己。《書·大禹謨》舍己從人。《禮·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又《韻會》私也。《論語》克己復禮。
又《釋名》紀也。《詩·小雅》式夷式己。《箋》爲政當用平正之人,用能紀理其事也。
又日名。《說文》己,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爾雅·釋天》太歲在己曰屠維,月在己曰則。《禮·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己。《註》己之爲言起也。
又官名。《後漢·西域傳》元帝置戊己校尉,屯田於車師前王庭。《註》戊己中央,鎭覆四方。
又開渠播種,以爲厭勝,故稱戊己焉。
又《集韻》口已切,音起。姓也。《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箋》顧昆吾,皆己姓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己【卷十四】【己部】
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屬皆從己。,古文己。居擬切
說文解字注
(己)中宮也。戊已皆中宮。故中央土。其日戊已。注曰。己之言起也。律曆志曰。理紀於已。釋名曰。已、皆有定形可紀識也。引申之義爲人已。言已以別於人者。己在中。人在外。可紀識也。論語。克已復禮爲仁。克已言自勝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辟藏者、盤辟收斂。字像其詰詘之形也。此與巳止字絕不同。宋以前分別。自明以來書籍閒大亂。如論語莫已知也。斯已而巳矣、唐石經不譌。宋儒乃不能了。居擬切。一部。己承戊。象人腹。冡大一經。凡己之屬皆從己。
()古文己。己亥譌三豕者、己與三形似也。
- 己的詞語 組詞
- 己的成語
- zūn jǐ bēi rén尊己卑人
-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bān shí tou zá zì jǐ de jiǎo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 liàng jǐ shěn fēn量己審分
- xū jǐ yǐ tīng虛己以聽
- yǒu jǐ wú rén有己無人
- pī huái xū jǐ披懷虛己
- qū jǐ cún dào屈己存道
- jǐ jī jǐ nì己饑己溺
- miù tuō zhī jǐ謬托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