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縑
縑
〈名〉
(1) (本義:雙絲織成的細絹)
(2) 同本義。古時多用作賞贈酬謝之物,亦用作貨幣或紙張 [a thin silk]
縑,并絲繒也?!墩f文》
缊為翁須作縑單衣。——《漢書·外戚傳上》。注:“縑,即今之絹也?!?/p>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旁姟渡仙讲赊率彙?/p>
(3) 又如:縑囊(密不漏水的絹袋);縑素(供作書畫用的白色細絹;指書冊);縑綵(泛指珍貴的絲織物)
(4) 用縑做的衣服 [a thin silk dress]
披單縑來。——清· 袁枚《祭妹文》
康熙字典
縑【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說文》幷絲繒也?!夺屆房V,兼也,其絲細緻,數兼于布絹也。細緻染縑爲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前漢·外戚篇》媼爲翁須作單縑衣。《註》縑,卽今之絹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縑【卷十三】【糸部】
幷絲繒也。從糸兼聲。古甛切
說文解字注
(縑)幷絲繒也。謂騈絲爲之。雙絲繒也。呂氏春秋。昔吾所亡者紡緇也。今子之衣襌緇也。以襌緇當紡緇。子豈有不得哉。任氏大椿曰。襌緇卽單緇也。余謂此紡卽方也。竝絲曰方、猶倂船曰方。此紡非紡之本義。後漢輿服志及古今注竝云。合單紡爲一系者同。此方絲所謂兼絲也。從糸。兼聲。形聲中有會意。古甜切。七部。
- 縑的詞語
- 縑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