嶱
拼音
kě jié
注音ㄎㄜˇ ㄐ一ㄝˊ
部首山部 總筆畫15畫 結構左右
五筆MAJN 統一碼5DB1
筆順丨フ丨一丨丨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名稱豎、豎折/豎彎、豎、橫、豎、豎、豎、橫折、橫、橫、撇、橫折鉤、撇、點、豎折/豎彎
部首山部 總筆畫15畫 結構左右
五筆MAJN 統一碼5DB1
筆順丨フ丨一丨丨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名稱豎、豎折/豎彎、豎、橫、豎、豎、豎、橫折、橫、橫、撇、橫折鉤、撇、點、豎折/豎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嶱
⒈ ?〔嶱嵑(
)〕山石高峻,如“其山則崆嶱嶱。”其他字義
嶱
⒈ ?古同“碣”,碑石。
統一碼
嶱字UNICODE編碼U+5DB1,10進制: 23985,UTF-32: 00005DB1,UTF-8: E5 B6 B1。
嶱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嶱的意思、基本解釋,嶱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嶱【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3畫
《五音集韻》苦曷切《集韻》丘葛切,音渴。嶱嵑,山貌。
又山石高峻貌。《張衡·南都賦》其山則崆?嶱嵑。《杜甫·詠懷詩》樂動殷樛嶱。《正字通》或作膠轕。義同。○按《玉篇》嶱同嵑。而張賦嶱嵑字連用,又似非同音者。《正字通》改古曷切,音葛,與轕通用。似亦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