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轆
轆
〈名〉
(1) (形聲。從車,鹿聲。本義:紡車。)
(2) 車輪輾軋 [roll]。如:轆軸(石做的圓柱形農具,兩端有洞,加軸,外加框,用牲口拉著打場、平場);轆軸退皮(碌碡脫皮。比喻根本不會有的事或非常怪異的事)
康熙字典
轆【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鹿。《集韻》車軌道謂之轣轆。
又繀車。《正韻》車楘也。《揚子·方言》繀車,趙魏之閒謂之轣轆。《玉篇》同。《集韻》或作。詳後字註。
◎ 轆
轆
〈名〉
(1) (形聲。從車,鹿聲。本義:紡車。)
(2) 車輪輾軋 [roll]。如:轆軸(石做的圓柱形農具,兩端有洞,加軸,外加框,用牲口拉著打場、平場);轆軸退皮(碌碡脫皮。比喻根本不會有的事或非常怪異的事)
轆【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鹿。《集韻》車軌道謂之轣轆。
又繀車。《正韻》車楘也。《揚子·方言》繀車,趙魏之閒謂之轣轆。《玉篇》同。《集韻》或作。詳後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