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http://m.wangrui19258.cn/d/file/zi/zidian12533.png)
密
部首宀部 總筆畫11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PNTM 五行水 統(tǒng)一碼5BC6
筆順丶丶フ丶フ丶ノ丶丨フ丨
名稱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點(diǎn)、斜鉤、點(diǎn)、撇、點(diǎn)、豎、豎折/豎彎、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密
⒈ ?稠,空隙小,與“稀”、“疏”相對(duì):緊密。稠密。茂密。嚴(yán)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鑼緊鼓(喻正式活動(dòng)前的積極而緊張的準(zhǔn)備,亦作“緊鑼密鼓”)。
⒉ ?關(guān)系近,感情好:密友。密親。
⒊ ?不公開,不公開的事物:秘密。保密。密謀。密電。密報(bào)。密使。密信。密詔。密旨。密探。
⒋ ?精致,細(xì)致:精密。細(xì)密。致密。密實(shí)(細(xì)密結(jié)實(shí))。
⒌ ?姓。
異體字
- ?
- 宓
- 宻
- 蔤
漢英互譯
close、dense、intimate、meticulous、secret、thick
相關(guān)字詞
稀、疏
造字法
形聲:從山、宓聲
English
dense, thick, close; intimate
※ 密的意思、基本解釋,密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密
〈名〉
(1) (形聲。從山,宓(
)聲。本義:形狀象堂屋的山)(2) 同本義(意思是山多) [hill resembling a hall]
密,山如堂者。——《說(shuō)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尸子》
(3) 隱蔽的地方 [concealed place]
不窺密。——《禮記·少儀》。注:“隱曲處也。”
(4) 姓
詞性變化
◎ 密
〈形〉
(1) 假借為“比”。稠密;多 [dense;close;numerous]
密,稠 也,疏之對(duì)也。——《增韻》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國(guó)語(yǔ)·晉語(yǔ)八》
以陳楚之密邇于 楚。——《左傳·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夢(mèng)溪筆談·活板》
密則無(wú)態(tài)。——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刪密;密札札,密匝匝(嚴(yán)實(shí)稠密的樣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無(wú)邊無(wú)際的樣子);密茸茸(密集叢生的樣子);密叢叢(茂盛叢集的樣子)
(3) 親密(強(qiáng)調(diào)關(guān)系上的親近) [close;intimate]
情好日密。——《三國(guó)志·諸葛亮傳》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陸機(jī)《嘆逝賦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親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關(guān)系親密)
(5) 秘密的,隱密的,慎密的 [secret]
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傳》
密奏請(qǐng)皇上。——清· 梁?jiǎn)⒊蹲T嗣同傳》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詔示之;榮祿密謀;奉有密詔;密章(秘密奏章);密啟(秘密的書畫);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詔(秘密的詔書)
(7) 緊密 [lose together]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8) 通“謐”。安寧;安定;安靜 [stable;quiet]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詩(shī)·周頌·昊天有成命》
密,靜也。——《爾雅·釋詁》
四海遏密八音。——《書·舜典》。傳:“密,靜也。”
止旅乃密。——《詩(shī)·大雅·公劉》
京室密清。——《文選·張衡·東京賦》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樣子);密清(安靜潔凈)
(10) 深;幽深 [deep]。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內(nèi)心的真誠(chéng))
(11) 嚴(yán)密 [precise;well-conceived]
古之為國(guó)者,甚慮敵深,其防患密。——辛棄疾《美芹十論》
劉楨壯而不密。—— 曹丕《典論論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內(nèi)業(yè)》
(12) 又如:密心(精細(xì)的用心);密巧(精細(xì),纖巧);密石(紋理細(xì)密的石料);密要(精密準(zhǔn)確);密科(繁苛的法律條文)
(13) 通“默”。不語(yǔ) [tacit;silent]
公密而不應(yīng)。——《莊子·達(dá)生》
◎ 密
〈動(dòng)〉
(1) 接近 [approach;be close to]
以敝邑介在東表,密邇仇讎,寡君將君是望。——《左傳·襄公三年》
(2) 封閉,閉藏 [seal;close down]。如:密固(密封嚴(yán)實(shí));密跡(匿跡,不露形跡);密櫝(密藏于匣子中)
康熙字典
密【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huì)》莫筆切《正韻》覓筆切,音蜜。《爾雅·釋山》山如堂者密。《郭璞註》山形如堂室者曰密。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一曰靜也。
又《玉篇》止也,默也,深也。《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詩(shī)·周頌》夙夜基命宥密。《註》謂所以承藉天命者,宏深而靜密也。
又《增韻》稠也,疎之對(duì)也。《易·小畜》密雲(yún)不雨。《詩(shī)·大雅》止旅廼密。《註》言其居止之衆(zhòng),日以益密也。
又《史記·功臣年表》罔亦少密焉。
又祕(mì)也。《易·繫辭》幾事不密,則害成。
又《禮·樂(lè)記》隂而不密。《註》密言閉也。
又《禮·少儀》不窺密。《註》曲隱處也,嫌伺人隂私也。
又近也。《書·畢命》密邇王室,式化厥訓(xùn)。
又國(guó)名。密須氏,姞姓之國(guó)。《詩(shī)·大雅》密人不恭。
又州名。古姑幕城,秦瑯邪,隋爲(wèi)密州。因水以名。
又姓。《正字通》漢尚書密忠,宋有密祐。
又複姓。《何氏姓苑》密茅氏,瑯邪人。
又有密革氏,密須氏。
又葉明祕(mì)切,音媚。《江淹·齊高帝誄》宋主陵遐,紫殿遏密。話言之詔,貽在英粹。《集韻》或省作,俗作宻。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密【卷九】【山部】
山如堂者。從山宓聲。美畢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密)山如堂者。土部曰。堂、殿也。釋山曰。山如堂者、密。郭引尸子。松栢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按密主謂山。假爲(wèi)精密字而本義廢矣。從山。宓聲。美畢切。十二部。按廣韻密下引說(shuō)文。山脊也。下云。山形如堂。葢有誤。玉篇云。
同密。
- 密的詞語(yǔ) 組詞
- 密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