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畝
畝、畮
〈量〉
(形聲。小篆字形。從十,從田,久聲。十,四方。本義:中國土地面積市畝的通稱) 同本義,一畝約等于667平方米 [Chinese unit of area mu ( 1 / 15 of a hectare)]
畮,六尺為步,百步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為畮。畮或從十久。——《說文》。字亦作畆、畒、畝、畞。如:畝制(以畝為單位劃分、計算土地面積的制度);畝級(田地土壤質量好壞的等級);畝積(每一畝田的面積)
詞性變化
◎ 畝
畝
〈名〉
(1) 田壟
(2) [ridge]
我疆我理,南東其畝。——《詩·小雅·信南山》
藝麻如之何?衡從某畝。——《詩·齊風·南山》
(3) 又如:畝丘(有壟界的丘地);畝道(古代以國都為中心的大道)
(4) 泛指農田,田地 [field]
又親操耒耨以修畎畝。——《韓非子·說疑》
(5) 又如:畎畝(泛指田地,田間。析言之,壟上叫畝,壟中叫畎,即田中壟溝);畝隴(田野,農田);畝畹(園圃)
康熙字典
畝【午集上】【田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唐韻》莫厚切《集韻》《韻會》莫後切,
謀上聲。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泰孝公制,二百四十步爲畝。宋程頤曰:古者百畝,止當今之四十畝。今之百畝,當古之二百五十畝。《書·盤庚》惰農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詩·小雅》南東其畝。《朱註》畝,壟也。
又丘名。《爾雅·釋地》如畝畝丘。《註》丘有隴界,如田畝。《釋名》畝丘,丘體滿一畝之地也。《詩·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傳》畝丘,丘名。
又地名。《左傳·桓二年》晉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註》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畝。
又《韻補》葉莫補切,模上聲。《班固·西都賦》士食舊德之名氏,農服先疇之畎畝。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規矩。
又葉滿彼切,眉上聲。《詩·豳風》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屈原·離騷》余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說文》本作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