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吶【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
《集韻》《正韻》奴骨切。與訥同。《集韻》或作詘。《玉篇》遲鈍也。《集韻》言難也。《禮·檀弓》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諸其口。《前漢·李廣傳》吶口少言。《註》吶,亦訥字。《鮑宣傳》吶鈍于辭。
又《集韻》如劣切《韻會》《正韻》儒劣切,音。《集韻》言緩也。或書作?。
又《廣韻》《集韻》女劣切,音笍。《廣韻》嗗吶,聲不出。《集韻》或書作?。
又《集韻》《韻會》女律切,音柮。語不明。◎按?吶二字,音義略同。然玉篇、廣韻,?吶俱分載,不言吶同?,惟集韻如劣、女劣二切,?、吶無異。?字作內下口。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訥【卷三】【言部】
言難也。從言從內。內骨切
說文解字注
(訥)言難也。與訒義同。與?音義皆同。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苞曰。訥、遟鈍也。從言內。內亦聲也。內骨切。十五部。
- 吶的詞語
- 吶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