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http://m.wangrui19258.cn/d/file/zi/zidian10987.png)
篇
部首竹部 總筆畫15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TYNA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7BC7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丶フ一ノ丨フ一丨丨
名稱撇、橫、點(diǎn)、撇、橫、點(diǎn)、點(diǎn)、橫折、橫、撇、豎、橫折鉤、橫、豎、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篇
⒈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詩詞:篇章。詩篇。篇目。篇什(
)(《詩經(jīng)》中的“雅”和“頌”以十篇為一“什”,所以詩章亦稱“篇什”)。篇幅。長篇大論。千篇一律。⒉ ?量詞,指文章、紙張、書頁:一篇論文。
漢英互譯
book、piece
造字法
形聲:從竹、扁聲
English
chapter, section, essay, article
※ 篇的意思、基本解釋,篇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篇
〈名〉
(1) (形聲。從竹,扁聲。本義:竹簡)
(2) 同本義;簡冊。古代文章寫在竹簡上,為保持前后完整,用繩子或皮條編集在一起稱為“篇” [bamboo script]
篇,書也。…謂書于簡冊可編者也。——《說文》
著文為篇。——《論衡·書說》
著之于篇。——《漢書·公孫宏傳》
故事絕于常篇。——《游天臺山賦》
(3) 又如:篇翰(篇章;篇簡);篇卷(指書籍);篇冊(猶書籍);篇典(典籍);篇秩(書籍的篇卷);篇次(謂書籍中篇章的順序)
(4) 特指詩歌、辭賦等文藝著作 [poem]
管仲相齊,造《輕重》之篇。——《論衡·案書》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5) 又如:篇詠(詩歌著作);篇翰(一般指詩文);篇句(猶章句);篇技(謂創(chuàng)作詩文的才能)
(6) 成部著作中的一個(gè)組成部分 [a piece of writing]。如:篇記;篇條(猶篇章);篇體(謂文章的體裁);篇辭(篇章,文章);篇題(篇章的標(biāo)題);篇首(篇章的開頭);篇末(篇章的結(jié)筆)
(7) 曲藝名詞。東北二人轉(zhuǎn)所用,指各類內(nèi)容的固定唱詞,可隨機(jī)穿插入段子中,用以狀人、繪景、描聲、形物 [pian]。如“美人篇”、“袍帶篇”、“山景篇”等
詞性變化
◎ 篇
〈量〉
(1) 一件文藝作品 [piece of writing]
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余萬言。——《后漢書·王充傳》
《山海經(jīng)》十三篇,《國朝》七卷。——《漢書·藝文志》
世無一卷,吾有百篇。——《論衡·自紀(jì)》
(2) 又如:一篇文章;幾篇恐怖故事
(3) 一張報(bào)紙、一份雜志或出版的刊物 [sheet of paper]。如:歌篇兒;這本書缺了一篇兒;三篇兒紙
康熙字典
篇【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芳連切《集韻》《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音偏。《正韻》
成章也。《前漢·武帝紀(jì)》元光元年,詔賢良咸以書對,著之於篇。《詩·關(guān)雎疏》篇,徧也。出情鋪事,明而徧也。
又《說文》關(guān)西謂榜曰篇,笞掠也。
又竹名。《詩·衞風(fēng)》綠竹猗猗。《傳》篇竹也。《疏》似小藜,赤莖節(jié),好生道旁,可食。
又山名。《山海經(jīng)》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
又姓。《韻會》周大夫史篇之後。
又《字彙補(bǔ)》同翩。古文《易》:篇篇不富,以其鄰。陸氏曰:輕舉貌。
又葉批笭切。《道藏歌》白帝行炁道當(dāng)新,名書紫府得其篇,西龜定錄位眞人。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篇【卷五】【竹部】
書也。一曰關(guān)西謂榜曰篇。從竹扁聲。芳連切
說文解字注
(篇)書也。書、箸也。箸於牘者也。亦謂之篇。古曰篇。漢人亦曰卷。卷者、縑帛可捲也。一曰關(guān)西謂榜篇。榜所以輔弓弩者。此其引伸之義。今之榜頟標(biāo)榜是也。關(guān)西謂之篇、則同扁。從竹。扁聲。芳連切。古音在十二部。
- 篇的詞語 組詞
- 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