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鄭
鄭
〈名〉
(1) (形聲。從邑,奠聲。從邑,與地名、邦域有關。本義:周代諸侯國名,姬姓)
(2) 同本義 [Zheng state]
鄭,京兆縣, 周厲王子 友所封。從邑,奠聲。 宗周之滅, 鄭徙 繒洧之上,今 新鄭是也。——《說文》
至于南鄭?!赌绿熳觽鳌?。此舊鄭也。
鄭穆公使視客館?!蹲髠鳌べ夜辍?/p>
(3) 周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陜西華縣境。其后犬戎殺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定平王于東都,武公遷居東都畿內,都新鄭,即春秋之鄭國。戰國時為韓所滅。又如:鄭聲(鄭國音樂);鄭風(《詩》十五國風之一);鄭國渠(古代關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
(4) 原指春秋戰國時鄭國的民間音樂,后與所謂雅樂對舉,指與雅樂相背的“淫邪之音” [wanton music]
改華服以就紫,變雅音而入鄭。——《惟皇誡德賦》
(5) 又如:鄭音(本指春秋時鄭國的音樂,后多指俗樂)
(6) 姓
詞性變化
◎ 鄭
鄭
〈形〉
(1) 鄭重;慎重 [solemn]
鄭,重也?!稄V雅》
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稘h書·王莽傳》
(2) 又如:鄭重其事(對某件事持慎重、認真、嚴肅的態度)
康熙字典
鄭【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正切,音?。國名?!夺屆粪崳?,地多平町町然也?!墩滞ā粪嵄疚鞫肩軆鹊?,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腹逆叟c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兑唤y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肚皾h·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都崱粪崪缬陧n,子孫因以國爲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鄭【卷六】【邑部】
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從邑奠聲。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直正切
說文解字注
(鄭)京兆縣。二志同。今陜西同州府華州州城北有故鄭城。周厲王子友所封。前志曰。周宣王弟鄭桓公邑。從邑。奠聲。直正切。十一部。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十邑之地。右雒左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從其故名曰鄭。至漢爲河南郡新鄭。二志同。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西有故鄭城。
- 鄭的詞語 組詞
- 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