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粕
〈名〉
(形聲。從米,白聲。本義:酒滓) 同本義 [distiller's grains]
粕,糟粕,酒滓也。——《說文新附》
康熙字典
粕【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匹各切,音膊。《說文》糟粕,酒滓也。《釋名》酒滓曰糟,浮米曰粕。或作魄。《莊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註》魄本作粕,已漉麄糟也。
又《集韻》匹陌切,音拍。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粕【卷七】【米部】
糟粕,酒滓也。從米白聲。匹各切
說文解字注
(魄)陰神也。陰當作侌。陽言氣、陰言神者、陰中有陽也。白虎通曰。魄者、迫也。猶迫迫然箸於人也。淮南子曰。地氣爲魄。祭義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鄭云。氣謂噓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聰明爲魄。郊特牲曰。?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祭義曰。死必歸土。此之謂鬼。其氣發揚於上。神之箸也。是以聖人尊名之曰鬼神。按?魄皆生而有之而字皆從鬼者、?魄不離形質而非形質也。形質亡而?魄存。是人所歸也。故從鬼。從鬼。白聲。孝經說曰。魄、白也。白、明白也。?、蕓也。蕓蕓、動也。普百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