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棋
棊、碁
〈名〉
(1) (形聲。從木,其聲。本義:古時通稱博奕的子為棋) 同本義 [chess or any board game]
棊,博棊也。——《說文》
五簙或謂之棊。——《方言》
故行棊者。——《淮南子·泰族》。注:“謂六博也。”
休與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山海經·中山經》。注;“博棋也。”
堯造圍棊,以教子丹朱,或云 舜以 子商均愚,故作圍棊教之。——《博物志》
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2) 又如:棋枰(棋盤);棋子(一種干糧);象棋;國際象棋;圍棋;跳棋
詞性變化
◎ 棋
〈動〉
下棋 [play chess]。如:棋功(下棋造詣);棋仙(指棋藝高超,以弈棋為樂的人);棋名(棋藝卓越的名聲)
康熙字典
棋【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同棊。
又《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基。《集韻》根柢也。或作檱。《史記·律書》萬物根棋。(棊)《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
音其。或作碁、櫀,通作棋。《說文》博棊。《徐曰》棊者,方正之名。古通謂博奕之子爲棊。
又《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註》樗蒱馬也。
又《博物志》堯造圍棊,丹朱善之。
又《劉向·說苑》雍周謂孟嘗君曰:足下燕居,鬭象棋,亦戰鬭之事乎。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棊【卷六】【木部】
博棊。從木其聲。渠之切
說文解字注
(棊)簙棊。竹部曰。簙、局戲也。六箸。十二棊。從木。其聲。渠之切。一部。
- 棋的詞語 組詞
- 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