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統觀全貌,爽塏宏敞,莊嚴絢麗,舉世瞻矚,氣象萬千。
2.也許,人生應是這兩種境界的交替,時而能投入地做手中的活計,不知自己在圖畫里,時而能跳出來看人生之畫的全貌,也從這全貌出發看一看那貪營活計的自己。
3.靈海中棋盤上空棋子的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相互間隱隱的有種契合之意境,仿佛一幅奇妙的星辰圖案,但此時殘缺不全難以看出它的全貌。
4.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皆在佛前聽聞,他們可謂了知佛法全貌的兩大典范。
5.相比夜黯隱的上臺方式,曲相聚就要拉風得多,一縷簫聲悠悠輕響,如訴如泣,如夢如幻,一曲奏罷,一道海藍身影浮現臺上,由淡變濃,由虛轉實,漸漸窺見全貌。
6.許多構成中國文化全貌的形象和地理標志起源于明朝。“千秋遺勝跡,萬國發驚嘆?!?。
7.當今世界上最小的高檔寶劍小型國威劍更是巧奪天工,劍鞘為999純金鍍制品,上面的圖文精細微妙,只有用放大鏡才能看清其全貌。
8.只了解供給而不了解需求,就像半把剪刀或孤掌難鳴一樣,很難說明全貌。
9.后經胡德平、趙建偉兩位先生將一直塵封于圖書館的抄本印出,苦心孤詣爬羅剔抉,注釋校點出版了單行本,才終以全貌(殘本)行世。
10.采菱興致勃勃,遙想當初姹紫嫣紅、群芳竟艷的全貌,不禁更加憎惡穿鑿附會的流言,如此明媚秀麗的地方,又豈能是妖魔作祟的所在。
11.此時太陽已高懸在天空,彌勒巖全貌一覽無余,那盤膝而坐的姿勢,隨心所欲擺放的雙手,挺挺的大肚以及會心的微笑都在訴說一種平靜。
12.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郁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只能從霧破云開的空處,窺見乍現即隱的一峰半壑,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
13.上帝,生活,真理——這些只是同一件事實的不同名稱……我們時刻在體驗它……它存在于我們自己身上,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無法獲得它的全貌。
14.統觀全貌,爽塏宏敞,莊嚴絢麗,舉世瞻矚,氣象萬千。
※ "全貌"造句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