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是1952年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書館的基礎上,調集前南京大學師范學院、金陵大學等單位所藏書刊資料組建而成。總建筑面積39705平方米。圖書館紙質館藏已達42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近380萬冊,教育學、文學、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館藏文獻尤為豐富,古籍、民國文獻、工具書等頗具特色。古籍藏書12萬余冊,其中線裝書11萬余冊,擁有中外文電子圖書約778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累計278萬冊,各類數據庫資源148個。...
中國藥科大學圖書館歷史悠久,專業特色鮮明,是國內藥學文獻信息中心。現在全館由玄武門校區館及江寧校區圖書館組成,館舍總面積為28933平方米。本館藏書可利用總量約451余萬冊,可提供利用的中文電子期刊2萬余種、外文電子期刊近2萬種,藏書特色鮮明,體系完整,已形成了以藥學、化學書刊為主體,相關學科文獻協調發展的多學科藏書體系。電子文獻資源也迅速增加,現有中、外文光盤、網絡數據庫、特色數據庫,學科內容涉及藥學、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師生的信息需求。...
圖書館始建于1958年。現由懷遠校區逸夫圖書館(一館)、文萃校區文萃圖書館(二館)和金鳳校區圖書館(三館)三部分組成,館舍面積總計3.6萬平方米。截止2019年12月,全校共有紙質文獻200余萬冊。圖書館藏有歷代古籍和再造善本古籍近5萬冊,在電子文獻資源建設方面,我館現有中國知網(CNKI)、萬方知識平臺、超星讀秀、超星百鏈云、超星中文發現系統、ElsevierSD、Springer-Link、SCI、EI、Dialog等105個數據庫;電子圖書201萬種;學術視頻1.7萬集。...
臺大圖書館創立于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三月,新總圖書館于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十一月落成啟用,新館有效紓解過去分散式人力配置浪費的情況,提供集中典藏空間,解決讀者以往奔波各館室間查詢資料之勞苦,進而提供多元化、專業化與效率化之服務。...
圖書館于1984年成立,閱覽空間設有座位1,800個。館藏已達至908,500冊書及195,000冊合訂期刊,紙本現刊數量約3,000種。另外,電子資源及多媒體資源的數量亦不斷增加,成為館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圖書館新館建筑面積44654㎡,建筑規模在全國地級市位居前列。在長期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城市中心圖書館工作中,取得了諸多成果。...
東華理工大學圖書館由南昌校區館、撫州校區館組成,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共有閱覽座位4000個。經過幾十年的館藏建設,圖書館逐漸形成了以核地球科學、地球物理、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分析化學、測繪工程等學科文獻為重點收藏,文理管兼收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現有館藏紙質圖書二百三十多萬冊,電子圖書一百九十多萬冊,購買了中國知網、超星系列文獻數據庫、WebofScience、Elsevier、Wiley、SLCC等20余個大型中、外文電子文獻數據庫。圖書館實行“全流通大開放”管理新模式,讀者可以把自己的書和包帶到圖書...
圖書館1958年9月創建于北京,1970年圖書館隨學校南遷至安徽省會合肥。圖書館目前擁有東、西、南3座館區,建筑總面積約41783平方米(東區17000、西區18587、南區6196),閱覽自習及交流研討座位5000多個,實體館藏中外文書刊228萬冊(含院系資料室),包括4萬多冊的特藏、再造善本等。目前,圖書館有各種類型書庫及閱覽室14個,每周開放時間7*14小時,采用RFID技術實行開放式自助借還服務。...
圖書館始建于1958年,現由東西兩校區圖書館及普洱校區圖書館組成。近年來,圖書館加大了電子資源的采購力度,購買了多種網絡數據庫,構建了內容覆蓋學校所有學科門類的復合型資源保障體系。截止2015年12月,館藏紙質圖書162.66萬冊,電子圖書258.63萬種,紙質期刊662種,全文電子期刊3.05萬余種,各類館藏數據庫59種,合作共享數據庫260余種。除實體圖書館服務外,圖書館還建有網絡圖書館和移動圖書館,在開展傳統和網絡數字資源服務的同時,圖書館亦開展科技查新和信息咨詢服務。...
圖書館是集傳統和數字為一體的復合型圖書館。館舍面積41765平方米,閱覽座位7500余個,是國內林業文獻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圖書館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館,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國林業知識產權信息中心。截至2020年8月底,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35.5萬冊(含院系資料室和各個分館),電子圖書87.4萬冊,電子期刊83.2萬冊,電子學位論文464.9萬冊,音視頻28.2萬小時,中外文數字資源121個。...
圖書館現有越秀分館、梁林4號樓分館、梁林9號樓分館、金庸分館、平湖校區分館5個館區。館舍建筑總面積2.8萬余平方米,閱覽座位3100余個。每周開館7天、一周開館平均總時數達96小時,為讀者提供書刊借閱、移動閱讀、多媒體閱覽、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信息素養教育等常規服務以及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信息參考咨詢服務。...
圖書館與學校同步創建于1958年。截止2020年8月,館藏紙質中外文圖書360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500+種,期刊合訂本290132冊。電子圖書1230萬冊,中外文數據庫70種,自建特色數據庫7個。館內大型檢索工具收集比較齊全,其中《化學文摘》、《工程索引》等收集齊全,成為福建省工程技術科學文獻中心。...
圖書館創建于1902年,始稱山西大學堂藏書樓。辛亥革命后改稱山西大學校圖書館,1931年定現名。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截止2018年底,館藏紙質文獻逾253萬冊(件),中外文數據庫56種145個,電子圖書、期刊約210萬種,中外文學位論文約80萬種,自建數據庫13個。此外還收藏有一定數量的光盤、縮微資料、視聽資料等多種載體文獻。有館藏古籍線裝書及拓片13萬余冊(件),其中不乏孤本與稀見之本。2010年6月山西大學圖書館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洛陽市圖書館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地市級一級圖書館,是河南省首批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全國第四批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洛陽市支中心。目前,洛陽市圖書館擁有各類紙質館藏文獻資源128.6萬冊(件),館藏古籍5.3萬冊;數字圖書館擁有自建數字資源6個:政府公開信息、牡丹文獻中心、洛陽歷史名人、洛陽尋根文化、洛陽兒歌民謠、館藏珍貴古籍全文數據庫;購買數字資源13個。...
圖書館是學校信息資源與服務中心,組建于2002年9月,由校本部、工業路校區、首山路校區三個校區圖書館組成,館舍總建筑面積14639.03平方米,閱覽座位1668席。截至2019年12月,圖書館館藏總量達333.36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93.19萬冊,電子圖書140.17萬冊,另有分類期刊3618種,引進50個中外文電子數據庫,試用數據庫33個,自建“閩都文化數據庫”、“海西財政數據庫”、“海西服飾數據庫”、“電子教參數據庫”等數據庫。計算機近160臺,磁盤存貯76TB。周開館時間約90.75小時,網絡服...
圖書館位于江蘇省淮安市長江西路,是江蘇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成員館之一。2018年7月,淮陰師范學院圖書館被省文化局評為江蘇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圖書館總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閱覽座位4768余個;館藏紙本文獻63.2704萬種218.4589萬冊,其中古籍文獻0.3694萬種2.0297萬冊(件)、過刊合訂本13.7952萬冊、過報合訂本1.3364萬冊;該館共有中外文數據庫35個,含中文現期期刊1836種,外文現期期刊70種。...
圖書館是南京市立圖書館,創立于1927年(民國十六年)6月9日,南京特別市創辦市立(第一)通俗圖書館,借原平江府布道所為館址。目前金圖仍珍藏有南京市立圖書館的藏書,極有寶貴的歷史意義,也對今后開展南京市公立圖書館史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實證。館址占地面積3864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165平方米,內設閱覽座位1400個,并有報告廳、多功能廳、展覽廳、視聽室、培訓、餐廳、茶室、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
圖書館創辦于1949年,是目前菏澤市最大的圖書館,由新圖書館(主館)和教師教育圖書館組成。圖書館建筑面積26000㎡,擁有圖書資料352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204.9萬冊,電子圖書148萬余種),圖書內容涵蓋了文、史、藝、經、法、管、教育、理、工、農十大學科門類,每年訂購紙質期刊800余種,中外文電子期刊3萬余種。購買中外文數據庫34個,...
圖書館始建于1981年,圖書館擁有紙質館藏文獻248萬冊,電子圖書175萬種。年訂購中文期刊1156余種、報紙27種;外文期刊68種。館藏文獻涉及理、工、管、法、文、經、醫(藥)、哲、農、藝術等多個學科門類,在多學科文獻收藏的基礎上突出計量、標準化、質量檢驗、質量管理等質量檢驗檢疫特色,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檢定規程的收藏較為齊全。...
圖書館由A區、B區、C區和五龍校區四部分組成。圖書館擁有紙質藏書54萬余冊,中外文期刊1494種,鏡像版電子圖書32萬余冊,租賃式電子圖書280萬冊,中外文數據庫10個。...
圖書館于1959年建校時同時建立,2000年原安徽省醫藥學校圖書館并入。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圖書館已成為服務中醫藥教學、科研、醫療,開展中醫藥學術研究交流的圖書情報信息中心。現有中醫藥書庫、線裝書庫、樣本書庫、外文書庫、中文二線書庫等各類書庫和專業期刊閱覽室、過期報紙閱覽室等各類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自修室等共計26個。此外,還建有安徽首家古籍修復室。擁有閱覽座位800余個。目前館藏各類紙質文獻98.93萬余冊(含附屬機構5萬冊)。現訂閱中外文紙質期刊1100多種。...
圖書館創建于1934年12月。圖書館大樓面積26590平方米,閱覽座位3128個,館內設有:流通書庫,書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影視視聽室和24小時自助圖書室等服務場所;現有紙質圖書123.32萬多冊,紙質中、外文期刊過刊2487種,紙質中、外文期刊現刊938種;中、外文電子資源數據庫95個,電子圖書179.67萬多冊,電子期刊46056冊,學位論文670.96萬冊,音視頻58246小時,試用電子資源數據庫10多個。...
圖書館創建于1896年。圖書館是國際大學圖書館聯盟(IATUL)成員館,并與國內主要圖書館、信息中心和美、英、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圖書館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在交通、材料、機電、能源、信息、管理及農業等學科領域形成館藏文獻特色,同時緊跟學校學科發展政策,加大力度進行人文社科類館藏資源的建設,努力成為學校的學習資源中心和信息共享中心。...
圖書館始建于1979年9月,為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成員館。圖書館新館2013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積近40000m2,目前圖書館實際使用約30000m2。圖書館實行統一借還,各借閱室實行全開架、融借、閱、藏、咨詢為一體的服務模式。擁有各類圖書借閱室、閱覽室16個,自習室4個,閱覽座位2000余席。...
圖書館的前身是1909年創辦的焦作路礦學堂圖書館,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圖書館已形成了以礦業為特色,以理工為重點,文、管、經、法協調發展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截止2019年底,圖書館紙質藏書累計237.9萬冊,電子圖書434萬種;中文數據庫94個,外文數據庫134個,中外文紙質期刊1337種。自建有機構知識庫、“低碳新能源數據庫”、“礦業工程數據庫”和“中國礦業大學學術視頻點播平臺”等特色數據庫。...
圖書館建筑總面積23218平方米,包括河西總館、南山分館和蘭亭校區分館。圖書館內設讀者座位1476個。圖書館主要收藏有中、英文等語種的專業文獻,近現代報刊影印本,還收藏有家譜、地方志等紹興地方特色文獻資料。截止2020年9月,圖書館擁有館藏文獻303.27萬冊(不含元培學院)。...
館藏豐富獨特,擁有200余萬冊藏書。最具特色的部分有:昆山地方文獻、古代典籍、近代文化名人手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及補編、續修四庫全書等三套大型叢書計4600余冊;世界上最大的名畫冊也落戶昆山圖書館。...
圖書館的創建、發展,基本上與學校同步。目前設有倉山校區和旗山校區兩個館舍,建筑總面積達到5.6萬平方米。現館藏紙質書刊351.1萬冊(含各學院、研究中心等資料室藏書),中外文電子圖書282.8萬種,中外文數據庫79個(含本館自建數據庫)。逐步形成了一個資源豐富、無縫鏈接、覆蓋全校、服務海西的福建師范大學文獻信息資源保障中心。...
武漢大學圖書館以其歷史悠久、藏書豐富、建筑宏偉、環境幽雅而聞名于世。圖書館老館及其周圍的建筑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在國內圖書館界絕無僅有。截至2019年12月,文獻資源總量達1844萬冊。印刷型文獻共687萬冊,圖書館藏有古籍20余萬冊,有300多種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66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學科覆蓋面廣,遍及文、理、工、農、醫等各個領域,其中尤以我校重點學科文獻的收藏最為完整。除此之外,武漢大學圖書館與國內外140多所圖書館和學術機構建立了文獻交換關系,圖書館文獻保障能力...
圖書館原名蘇北圖書館,創建于1950年3月,是文化部命名的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現有藏書70多萬冊,其中古籍11.38萬冊,列入“全國善本書目”的有250部5531冊,以較為豐富的文史資料和揚州地方文獻藏書為特色,還藏有《四庫全書》、《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等大型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