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是科技部首批認定的20個國家級科學數據中心之一。中心建設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持,中國農業科學院部分專業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作物研究院等單位參加。中心立足于農業部門,以滿足國家和社會對農業科學數據共享服務需求為目的,通過集成、整合、引進、交換等方式匯集國內外農業科技數據資源,并進行規范化加工處理,分類存儲,最終形成覆蓋全國,聯結世界。...
一個專注于蜜蜂養殖和養蜂技術的網站,主要內容包括蜜蜂的基本知識、蜜蜂的養殖技術及蜂蜜、蜂王漿、蜂膠、蜂花粉等蜂產品的相關信息。...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24號樓9層)門戶網站,內容包括組織機構、要聞動態、政策與法規、監測與信息、評價與保護、質量建設、檢測與標準、交流與合作等。...
昌黎艷霞葡萄苗基地座落秦皇島市昌黎縣十里鋪,為一綜合性的育苗基地,是以苗木繁育,果品銷售為主的經濟實體。從事果樹優良品種的開發,引進,繁育,推廣工作。葡萄品種:維多利亞葡萄苗,京亞葡萄苗,乍娜葡萄苗,無核白雞心葡萄苗,夏黑無核葡萄苗,無核早紅葡萄苗,醉金香葡萄苗,黑色甜菜葡萄苗,紅巴拉蒂葡萄苗,夏至紅葡萄苗;紅地球(紅提)葡萄苗,美人指葡萄苗,金手指葡萄苗,藤稔葡萄苗,巨峰葡萄苗,巨玫瑰葡萄苗,紅乳葡萄苗,香悅葡萄苗,摩爾多瓦葡萄苗,魏可(溫克)葡萄苗,A09葡萄苗,玫瑰香葡萄苗,金田美指葡萄苗,瑪瑙葡萄...
中國林業信息網網站創建于1996年,由中國林科院科信所主辦。中國林科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是我國林業科技信息的專職機構,原名為中國林科院科技情報研究所,它的前身是中國林科院所屬的一個情報研究室,成立于1958年10月。1964年經原國家科委批準,在情報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林科院科技情報研究所。1970年8月至1978年4月農林兩院合并期間,稱中國農林科學研究院科技情報所,1978年農林兩院分開后,恢復了中國林科院科技情報研究所。1993年12月,更名為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經過50年的發展,我所已初步建設...
專注農業種植技術。...
信息網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農業信息研究所承辦,1997年正式開通。它是面向農業科研單位、農業高等院校、縣級以上農業科技推廣部門、農業個體經營單位及廣大農業科教人員與農民的綜合性農業科技信息網站,內容包括農業科技要聞、農事氣象、專家論壇、實用技術、品種推介、科技專題、科技與健康等欄目。...
全國農業展覽館和中國農業博物館是兩塊牌子、一個機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直屬事業單位。全國農業展覽館是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興建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地理位置、規模、布局和風格均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審定,1959年9月正式落成并對外開放。中國農業博物館是1983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在全國農業展覽館基礎上籌建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1986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2012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展覽館擔負著宣傳黨和國家“三農”政策、展示現代農業發展成果、促進農產品流通促銷、普及農業知識、保護、傳承和弘揚中華農業文...
豬病防治專業網站。...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是農業農村部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由原全國種子管理總站、全國土壤肥料總站、全國植物保護總站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并組建,內設22個處(室),主要負責全國農作物栽培、科學施肥、旱作節水農業、有害生物防治、農藥安全使用等重大技術、新型產品以及優良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與推廣;組織全國農作物有害生物發生動態和農田墑情與旱情監測預報;承擔全國農業植物檢疫管理、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工作;承擔全國農作物種子、肥料質量監督檢驗工作;承擔種植業有關重大項目實施、信息發布與...
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創建于1978年,其前身為中國科學院長沙農業現代化研究所,2003年10月改為現名。亞熱帶生態所主要學科方向為亞熱帶復合農業生態系統生態學,下設農牧復合生態研究與畜禽健康養殖研究中心、作物耐逆境分子生態中心等兩個研究中心,作為依托單位擁有畜禽養殖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農業生態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動物營養生理與代謝過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畜禽健康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西石漠化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有桃源農業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
林業數據中心是科技部、財政部批準的20家國家級科學數據中心之一,是國家財政支持的公益性科技機構。林業數據中心在科技部、財政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領導下開展數據中心自身服務能力建設和科學數據開放共享的運行服務工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林業科學數據支撐和技術服務。...
網站由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主辦,內容包括農業氣象、精準扶貧、美麗鄉村、災害防御、農氣成果、氣象科普、標準?數據。中國興農網為您提供實時全國農業氣象、農情與綜合農業信息,及時發布農業天氣預報、農氣指導、農業氣候下月預評估、農業主要氣候事件與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與農業氣象條件等和農業科技、市場、供求等信息,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全面精確的氣象和綜合服務。...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ChinaSocietyofPlantProtectionCSPP)是由中國植物保護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單位自愿結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具有社團法人資格,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植保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發展植物保護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由中國科協主管。掛靠單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于1962年6月經國家科委批準成立。...
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華中鄉土派。內容包括研究生讀書、本科生讀書、在線投稿、學者文集、文章索引、理論探討、政策評論、調查研究、三農動態、思想評論、三農之外、專題等。...
《植物保護》創刊于1963年,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主辦的側重于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學術類刊物。主要刊登昆蟲學、植物病理學、農藥學、雜草學等與植物保護相關的各領域原創性科研論文和實用性技術成果文章,優先發表創新性突出的文章。...
“基因農業網”是旨在農業生物技術科學知識傳播的網絡平臺,以原創報道、互聯網推廣、媒體互動、線下活動為方式方法,通過對有關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動態和轉基因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對科學問題進行解釋,與各媒體進行互動溝通,面向公眾開展科學講座或活動,從而普及有關知識。...
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于1957年,是國家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基礎性、方向性、全局性、關鍵性的重大科技問題,在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地方經濟、培養高層次科研人才、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貴州省蠶業研究所(貴州省辣椒研究所)隸屬于貴州省農業科學院,位于貴陽市花溪區金欣社區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內,始建于1938年,前身為貴州省遵義柞蠶試驗場、貴州省蠶業科學研究所。2004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保留貴州省蠶業研究所,并新成立貴州省辣椒研究所。在貴陽、遵義、惠水、三亞建有穩定的科研試驗基地1003畝,辦公樓11000平米,實驗室1200平米,配備有2500余萬元的儀器設備,可開展生理生化、分子標記、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是國家蠶桑產業體系遵義試驗站、國家特色蔬菜產業體系遵義試驗站、貴州省辣椒育種與栽培...
植保(中國)協會是植保(亞太)協會會員,植保(亞太)協會是植保(國際)協會成員。植保(中國)協會和它的成員公司一直全力支持逐步取代高毒有機磷產品,提高農藥廠和銷售渠道的環境、安全和衛生標準,生產高效、低毒、低殘留產品,以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楊凌農業知識產權信息中心是2001年12月經陜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成立的省知識產權局下屬縣級事業單位。中心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全國唯一的農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構。2006年9月,中心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首批“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單位。...
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98年組建,2003年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它現在已經成為我國農產品保鮮領域的一面旗幟,使我國農產品保鮮的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產業化和工程化水平有了長足進展;向農民提供了成熟配套的技術工藝、技術裝備和具有良好效益的保鮮材料系列產品,用先進實用的保鮮技術推動了我國水果和蔬菜產后保鮮產業的發展;在農產品產后領域,探索了發展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將弱勢農業變成強勢農業的有效途經。“中心”的成立、建設及發展與我國農產品保鮮產業的培育、發展及壯大...
貴州省草業研究所是國內草業界有一定綜合實力和發展較快的科研單位之一。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貴州省獨山苧麻試驗站。2005年正式隸屬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更名為“貴州省草業研究所”,為公益類獨立科研機構。建所至今先后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44項,選育牧草新品種22個,其中國家級審定登記品種13個,省級審定品種9個。...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林科院)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直屬的綜合性、多學科、社會公益型國家級科研機構,主要從事林業應用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社會重大公益性研究、技術開發研究和軟科學研究,著重解決我國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中帶有全局性、綜合性、關鍵性和基礎性的重大科技問題。目前全院設有19個獨立法人研究所、中心,13個非獨立法人機構,22個共建機構,60余個業務掛靠機構,分布在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院以來,在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為國家林業發展戰略和林業重大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對加...
中心為農業農村部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為正局級,內設12個處室,正式編制68名。主要職責是:作為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專業機構,負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及其他科技計劃的日常管理工作;承擔農業植物新品種權受理、審查和測試工作,負責全國植物新品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日常工作;承擔農業生物安全評價、檢測和標準制修訂工作;完成農業農村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占地面積2000余畝,其中試驗田200余畝。在海南三亞和貴州興義建有試驗示范基地600余畝。擁有貴州省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貴州省兩用核不育系生態鑒定中心等中試基地和服務平臺,承擔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貴陽綜合試驗站建設,是貴州省水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依托單位。主要開展水稻遺傳育種、雜種優勢利用、稻米品質、良種繁(制)種技術、功能基因發掘及應用、優質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研究,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承擔國家和省級區域試驗。建所以來,育成金麻粘、銀桂粘、大粒香,威優...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成立于1963年3月,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全國學會,是我國農業機械和工程領域科技工作者及相關單位自愿組成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掛靠在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下屬分支機構27個,包括農業機械化、拖拉機、排灌機械、畜牧機械、耕作機械、收獲加工機械、材料與制造技術、基礎技術、農機維修、農機市場、地面機器系統、農墾農機化、標準化、能源動力、農機監理、農副產品加工機械、機械化養豬工程、現代物理農業工程、農業航空、人工智能、檢驗檢測技術、設施園藝與果蔬機械分會、丘陵山區農林機...
吉林省林學會始建于1959年,是由林業科技工作者自愿組成的學術性、公益性、社會性群眾團體。目前擁有個人會員5426人,團體會員112個。...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始建于1938年,是全省唯一的綜合性省級農業科技創新機構,為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全院總占地10107.3畝。發揮省級公益性農業科研中心作用,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承擔區域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任務,服務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
《貴州農業科學》(創刊于1972年,國際刊號ISSN1001-3601,國內刊號CN52-1054/S,郵發代號66-6,月刊)是貴州省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期刊社承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農業學術類期刊,自成立至2012年9月,已出版《貴州農業科學》40卷266期,刊載論文8000余篇,發行遍及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農業院校、圖書館、農技推廣和農業管理機構,在國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為傳播和積累農、林、牧、副、漁科技成果,促進農業科技交流,提高農業生產水平貢獻力量。《貴州農業科學》重點刊載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