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圖書館是中國大型綜合性的公共圖書館,是重慶市主要的文獻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務中心,也是重慶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館藏文獻460多萬冊(件),并已形成在國內外都具有影響力的民國時期出版物、古籍線裝書、聯合國資料三大館藏特色。同時,重慶圖書館從建館之初就重視地方文獻的征集整理與研究工作,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地方文獻體系,主要收集有重慶及四川各地的方志、圖書、報刊、族譜、樂譜、書畫等各類地方文獻。...
圖書館是由玉林市人民政府投資興辦的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是具有文獻信息資源收集、整理、存儲、傳播、研究和服務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與社會教育設施,現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圖書館集外借、閱覽、參考咨詢、信息服務和教育培訓為一體,為廣大市民提供圖書報刊外借、閱覽和電子文獻檢索、多媒體資源閱覽、移動閱讀、24小時自助借還、知識講座、書畫展覽等免費服務。...
圖書館源溯岳麓書院御書樓,館史已逾千年?,F有南校區總館、財院校區分館、特藏分館三座館舍。館舍總面積30497.91平方米,閱覽座位4636余個,20多個不同服務功能的閱覽室,周開放時間101.5個小時。...
圖書館始建于1985年?,F有紙質資源186萬余冊,電子圖書142萬余冊,電子期刊4萬種,中外文學位論文400萬余,標準2萬條。擁有中外文數據庫45個。重點收藏了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建筑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學科的書刊資料,形成了以理工為主、具有城市建設特色的藏書體系。圖書館實行全部開架借閱,有方便的計算機咨詢系統和人性化的網上服務系統。...
圖書館創建于1940年。圖書館新館于2006年建成開放,建筑面積31000平方米,使用面積27000平方米。館內軟硬件設施較完備,共設有2000余個閱覽座位。各閱覽室及公共區域均設有無線網絡。館藏資源豐富。截至2019年底,館藏紙質文獻資源總量達202萬余冊,紙質期刊2000余種,數據庫數量207個,電子圖書110萬冊。文獻資源涵蓋農、生、理、工、文、法、經、管等學科,形成以農業與生命科學文獻為特色,傳統資源與電子資源互為補充,多學科文獻協調發展的多元化文獻信息保障體系。...
圖書館始建于1940年創建的兵工署第11技工學校中山圖書室。主館設在花溪校區的中山圖書館,并在兩江校區設有兩江分館,座位數2900余席。數字資源存貯容量達到60TB,各類服務器13臺。截止目前,圖書館擁有各類文獻資源570余萬冊(件),形成紙本文獻、電子文獻和多媒體文獻共存的館藏體系,擁有Elsevier、IEL、Springer、SAE、Ei、中國知網(CNKI)、超星、維普等國內外知名數據庫47個,滿足學校理、工、文、管、經、法、醫、藝等多學科教學科研文獻需求。...
圖書館由北校區逸夫圖書館和南校區圖書館組成,建筑面積總計約59700平方米,閱覽座位5600余個。截止2019年底,圖書館館藏文獻約為1570萬冊,其中紙質文獻298萬冊,電子文獻約1272萬冊;擁有98種平臺的中外文數字資源,數據庫約256個,內容覆蓋了學校所有學科或專業。...
圖書館是淄博市政府舉辦的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的社會文化信息服務機構,圖書館始建于1953年11月,是新中國成立后山東省首批設立的地市級公共圖書館之一。截至2017年6月,總館藏5288318冊(件),其中紙質文獻1030431冊(件),電子文獻4257887冊(件)。珍藏有古籍文獻2.3萬余冊(件),有3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42部入選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錄;并藏有部分珍貴古字畫,尤以明代四大家之一文征明的《西苑詩》行書長卷、沈周的松石山水人物圖軸、張善子的工筆虎等為珍品。...
天津大學圖書館現有館舍總面積約為7.6萬平方米,由衛津路校區的圖書館(北館)、科學圖書館(南館)、及北洋園校區鄭東圖書館組成。圖書館將以新校區圖書館建成為新起點,始終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宗旨,持續不斷地完善圖書館的功能建設,改善服務與管理措施,提升服務與管理水平,力爭將圖書館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高校圖書館。...
圖書館由福州金山校區的逸夫圖書館、李常盛圖書館、旗山校區圖書館和安溪校區圖書館4個館組成,館舍總建筑面積為7萬余㎡,設置閱覽室(區)23個,文獻檢索實習室2個,近5800個閱覽座位,每周對外開放105小時。...
圖書館始建于1946年10月,其前身是“漢口市立圖書館”,1953年正式更名為武漢圖書館。2000年12月搬遷至現址(建設大道861號)并對外開放。館內無線網絡全覆蓋,配置有觸摸屏檢索機、閱報系統、電子書下載機、以及自助辦證機、自助借還書機等自助服務設備,設置借閱合一閱覽室、報刊借閱室、電子閱覽室、地方文獻閱覽室、青少年閱覽室、古籍閱覽室等多個功能服務區17個。現館藏紙質文獻約310萬冊(件),數字資源容量達345TB。...
圖書館設施先進、功能齊全,館內設有信息共享專區、網絡學習專區、考研學習專區;設有14個書庫,21個閱覽室,有3000多個閱覽座位,每周的開館時間已超過91小時;配有自助復印系統、自助式檢索機、自助式售貨機、自助飲水機,將讀者的需求置于首要地位;圖書館目前已經實現了讀者服務與校園卡的真正融合,融合后取代了傳統的讀者管理模式,全校讀者數據統一、規范,讀者信息資源共享,不斷提高了圖書館的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圖書館的前身是1954年8月以華東速成實驗學校圖書館為基礎的上海師范??茖W校圖書館。目前全館總面積達35000余平方米,現有館藏圖書近300萬冊,各類數據庫達到90多個。...
河北省圖書館是政府興辦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是向社會公眾提供書刊閱讀和知識咨詢服務的學術性機構,館始建于1908年,開館服務于1909年。...
青島市圖書館是市屬大型公共圖書館,是青島市重要的知識性信息樞紐和精神文明建設基地,也是為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團體的科學決策提供服務的公益性、學術性服務機構。...
圖書館創立于1952年,其前身為吉林工學院圖書館。由南湖校區圖書館、林園校區圖書館、北湖校區圖書館組成,林園校區和南湖校區新館分別于2008年3月和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圖書館館藏各種文獻總量160多萬冊,期刊2664種3622份,圖書的開架率100%,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將全部圖書信息化管理?,F有購買及試用電子圖書數據庫和電子期刊數據庫60個,電子圖書1957715種,電子期刊32400種,種類已覆蓋全校所有學科專業,自建《長春工業大學學位論文庫》和《科技信息動態數據庫》。圖書館書庫每周開放40小時,閱覽室...
2011年5月,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正式實施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作為文化部實施的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積極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堅持保障基層群眾與特殊群體的文化權益,推動新媒體、新技術在圖書館建設與服務中的應用,以創新跟進時代脈搏,用科技助力圖書館事業發展,將更便捷、更豐富、更智能、更高效的數字圖書館產品和服務,帶到全國圖書館用戶身邊。截至2017年,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覆蓋全國41家省級圖書館、486家地市級圖書館,服務輻射2900多個縣級圖書館。...
吉林大學圖書館現有館舍建筑面積97629平方米,設有中心館、工學館、醫學館、地學館和信息學館。建立了以人文、社會科學、理學、工程技術科學、醫學、地質科學和信息科學文獻為主體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文獻資源體系,覆蓋了人文社科、理工農醫軍等全部十三大學科。藏有各類紙質書刊585萬余冊,其中古籍40萬冊,古籍中6000余部為善本。地方志與譜牒、金石拓片與古文字文獻的收藏在高校圖書館中名列前茅。訂閱外文期刊1268種,中文報刊4914種。...
圖書館校本部館大樓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包括1991年建成的書庫樓,建筑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南校區新建圖書館201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加上北校區圖書館大樓二樓西側的圖書報刊綜合閱覽室。新疆大學圖書館建筑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圖書館現有借閱廳、閱覽室、自習廳共30個,閱覽座位3000多個,電子閱覽室三個校區各有一個,平均每星期開放時間85小時。...
東南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源內容豐富、重點突出、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截至2020年6月,館藏紙本文獻448萬冊,訂購中外文紙本現刊2739種;中外文數據庫平臺138個(205個子庫),電子圖書358萬冊,電子期刊8萬余種,電子學位論文1105萬篇。...
圖書館始建于1951年。圖書館館藏豐富、特色鮮明,民族學科文獻收藏獨具優勢。館內文獻總藏量、漢文線裝圖書、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在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中名列前位。目前,圖書館共擁有紙質圖書216萬余冊,已有16部古籍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書館共擁有電子圖書282萬余冊,擁有中國知網、萬方、超星、維普、館藏民族資料數據庫以及SCIE、Nature、JSTOR等中、外文數據庫153個。同時,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加入了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實現與北京地區90多所高校的資源共享。...
圖書館是海南省歷史最悠久、館藏豐富、知名度高的圖書館,創建于1949年。現由桂林洋校區圖書館和龍昆南校區圖書館組成,總館舍面積為46950平方米。館藏圖書324.15萬冊,其中中外文紙質圖書220.35萬冊,中外文電子圖書103.8萬冊。報刊4578種,非書資料17850件,擁有中外文電子數據庫SD、Wiley、美國化學文摘、PQDT、PBJ、NMR、CAMIO、Firstsearch、中國知網、萬方、維普、國道、中經專網、北大法寶、庫克音樂、人大復印資料、銀符、方正教參共18個,自建特色數據庫11個。...
香港大學圖書館建于1911年香港大學創立之時?,F包括總館和馮平山圖書館、牙科圖書館、醫學圖書館、法律圖書館、教育圖書館、音樂圖書館等6個分館。總館擁有40余萬冊圖書及非印刷型資料;不常利用的圖書資料貯存校外。館藏每年凈增3.5萬冊。總館藏書中有關香港及中國內地、遠東、東南亞等地的資料較為豐富。...
圖書館建筑面積3.34萬平方米,紙質文獻1041572冊,電子圖書100萬冊,數據庫7個。...
圖書館是中國西南地區歷史最為悠久、文獻規模最大的圖書館,由文理圖書館、工學圖書館、醫學圖書館、江安圖書館組成,專門建設有館史展覽館。圖書館館藏文獻涵蓋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學科門類,現有紙質文獻總量819萬冊,電子文獻數據庫325個(中文113個,外文212個),中外文電子圖書281.5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11.8萬種,音視頻12.2萬小時。...
圖書館始建于1958年10月,前身是沈陽輕工業學校圖書館。館舍面積14000平方米。館內設有中外文書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等閱讀空間。共有閱覽座位1600余個。電子文獻閱覽室配備計算機近百余臺,為讀者提供電子文獻閱覽服務。...
這里有豐富的電子圖書。...
廣西圖書館創建于1931年,位于廣西首府南寧市,負責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開展社會教育,全年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截至2019年12月,館舍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分為民族大道主館和人民公園分館兩部分。館藏實體文獻441萬余冊(件),電子文獻1400余萬冊,數字資源總量236TB,已形成紙質文獻、數字資源并重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
圖書館正式組建于1950年。現有兩座館舍,總建筑面積5.6萬多平方米,藏書總量391萬冊,各種數據庫500多種,已成為北京地區高等教育文獻資源共享的重要樞紐和中國高等學校以人文社會科學為收藏重點的著名圖書館。館藏以人文社會科學文獻為主,文理兼顧,紙本和數字資源協調并重,其中,線裝古籍(1911年以前)40余萬冊,民國時期(1911年至1949年)出版物20余萬冊,港臺書、刊3萬余冊。人圖還設有人大文庫,藏有人大學者和校友著作、研究生論文13萬余冊。...
南京大學圖書館歷史源遠流長,其發展可上溯至20世紀初,建立的中央大學圖書館和金陵大學圖書館。圖書館館藏豐富,經長期積累,形成了比較系統、完整的綜合性的藏書體系。截至2018年底,圖書館藏書:中文圖書4269232冊,中文報刊524466冊,外文圖書948954冊,外文報刊511979冊。;電子書583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