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自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國《國家地理》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長沙博物館成立于1986年,館內現有藏品已達5萬余件(套),涵蓋了從舊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印證長沙歷史文化發展的各類實物,其中,能夠展現長沙輝煌歷史的商周青銅器、楚漢文物、唐代長沙窯瓷器和近現代文物,更是獨具特色,享譽國內外。...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臺灣歷史關系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座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區西北側,北倚國家級風景區清源山,南接風景秀麗的西湖之畔。占地154.2畝,主體建筑面積23332平方米,采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臺兩地傳統建筑“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紅白相間,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博物館共分為四層,展廳總面積7355平方米。...
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舊館于1957年開始籌備,館址定在文明路6號(今215號)。...
上海博物館創建于1952年,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其收藏、研究、展覽和教育以中國古代的藝術品為重點,館藏文物近10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4萬余件。文物收藏包括青銅、陶瓷、書畫、雕塑、甲骨、符印、貨幣、玉器、家具、織繡、漆器、竹木牙角、少數民族文物等31個門類,尤以青銅、陶瓷、書畫最為突出。...
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經國務院批準,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大型公共文化設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國電影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研究交流的藝術殿堂,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電影文化活動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等。博物館占地52畝,建筑面積近3.8萬平方米,于2005年12月29日落成,2007年2月10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中國電影博物館設有21個展廳和對外公共活動及展示區域,展覽展示總面積...
中國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占地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9950平方米,由主體建筑、室內展園與室外展區三部分組成。主體建筑內28200平方米可用于展覽展陳。園博館作為公益性永久文化機構,是收藏園林歷史文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園林藝術魅力、研究園林價值的國際園林文化中心。園博館以廣大市民、中小學生和國內外旅游者為主要服務對象,并兼顧園林專業工作者,將全面展示中國園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輝煌的成就。中國園林博物館以“中國園林——我們的理想家園”為建館理念,旨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位于上海市黃陂南路374號,屬事件類紀念性博物館,隸屬于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紀念館的主要任務是對中共一大會址的保護管理;對有關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文物資料的征集、保管、陳列和對中共創建歷史進行研究;對中外觀眾的講解和接待。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成立于1952年,當時稱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第一館。1961年3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中共一大會址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8年,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改名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并向社會公開開...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是我國目前保存完整、內涵豐富、規模較大、具有國際性特點的遺址類博物館。1971年7月,旅順日俄監獄舊址經修復后向社會開放。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評為全國文博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遼寧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公布為“遼寧省國防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被全國旅游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09年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公布為“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
肇慶市博物館是肇慶城區內一所綜合性博物館,與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在閱江樓合署辦公,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正科級公益性事業單位。館內基本陳列展覽有“硯都瑰寶”、“鐵軍獨立一雄團”、“謝志峰藏古端硯展”、“六祖惠能生平故事陳列展”、“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利瑪竇”等,每年還舉辦多種形式的陳列展覽和開展各項宣傳教育活動。...
吳昌碩紀念館是一家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體的專題性名人博物館。建筑面積5512平方米,為四層框架混凝土結構,于2014年9月12日落成開館。館藏吳昌碩作品57件、文房用品9件,館藏近現代名家作品730余件,各類文史資料三千余件,出版有《安吉吳昌碩》、《吳昌碩研究》系列叢書、《吳昌碩紀念館館藏作品集》等學術著作。同時注重吳昌碩相關資料的征集和研究成果的收集,是國內外昌碩文化研究較為齊全的資料中心。...
杭州博物館是一座展現杭州歷史變遷和城市文物珍藏的人文類綜合性博物館,是浙江省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也是杭州市博物館群體中館藏、展陳和文化活動水平位居前列的骨干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展區面積7千平方米。館藏規模逾萬件,涵蓋了陶瓷、書畫、玉石、印章、錢幣、郵票等各類文物。鎮館之寶戰國水晶杯,2002年已被國家文物局列入64件(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珍貴文物名錄。展館分《珍藏杭州—館藏文物精品陳列》、《最憶是杭州—杭州歷史文化陳列》和機動展廳三大部分。...
沈陽故宮始建于1625年,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兩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沈陽故宮博物院是在沈陽故宮基礎上建立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成立于1926年,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十萬余件,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鮮明的自身特色。2004年榮登《世界遺產名錄》。...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館區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1717950件(組)。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瑯滿目、精品薈萃。...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現擁有各類藏品43萬余件(套),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
成都博物館(成都中國皮影博物館)是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所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7畝,總建筑面積約65000平方米。館藏品總數近20萬件,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迄民國時期較為完整的藏品序列,類型涵蓋青銅器、金銀器、畫像磚、石刻、陶瓷器、書畫、家具、皮影、木偶、道場畫、面具、木雕等,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已形成規模和體系。...
荊州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收藏保護、古城古建保護、考古發掘研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管理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地方性綜合類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古城荊州靚麗的城市名片,在全國文物博物界有較高的綜合實力,在國際上也有著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館舍占地面積50122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0平方米。現有8000多平方米的陳列展廳和2500平方米的臨時展區。常設《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青銅文化展》、《荊州出土簡牘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及時、全面介紹中國國家博物館概況、藏品、展覽、活動、學術研究等各項內容,提供參觀門票在線預約、留言問答等多類服務,努力為社會公眾了解國家博物館、享受國家博物館提供的各類文化服務提供支持。...
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坐落于風景秀麗的廣州大學城東隅,廣州中醫藥大學校區內,是直屬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綜合性高校博物館。前身為廣州中醫藥大學于1956年建設的中藥標本室、藥圃及1996年建設的醫史館,2001年整合為“中國傳統醫藥文化博物館”;為適應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以及落實廣東省建設“中醫藥強省”戰略,于2006年正式更名為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廣東中醫藥博物館成立的宗旨和業務范圍:負責中醫藥文物和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典藏及開發利用;負責中藥標本采集、制作和展示研究;開展中醫藥(醫史)文化研究、科技成果展覽、科普教...
中國電信博物館是國家級通信行業綜合性博物館,是全面展示中國通信發展歷史的窗口,全國電信文物收藏、保管、研究的專門機構,傳播電信科技科普知識的文化基地。它座落在首都科學文化機構薈萃的中關村高科技開發園區,北京市海淀區學知路口東北側。現設綜合辦公室、展覽展示部和信息刊物編輯部,負責綜合管理、文物征集保管、陳列展覽、社教、學術研究、書刊出版、對外交流等工作。...
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是曲阜文物管理部門為保護曲阜的碑刻珍品而設立的管理機構,1998年建成后將原存于和散落于孔廟、孔林等處的漢魏碑刻和部分重點碑刻移入館內進行集中保存和陳列。為充分發揮本館宣傳和傳播漢魏碑刻文化的重要作用,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人類文明發展成果,免費向公眾開放。曲阜歷代碑刻多達1萬余塊,是中國三大碑林之一。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匯集了曲阜碑刻的精華部分,現存碑刻131塊,石雕6尊,歷西漢、東漢、曹魏、北魏、東魏、北齊、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國,貫穿整個中國碑刻史。...
中國紫檀博物館是中國首家規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鑒賞中國傳統古典家具的專題類民辦(私立)博物館,填補了中國博物館界的一項空白。博物館展廳面積9569平方米。設有中央大廳、陳列廳、會議廳、貴賓廳、多功能廳及臨時展廳等。作為北京市一處重要的文化景觀,中國紫檀博物館于2003年底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4A級旅游單位。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及各國政要。...
安徽省博物館成立于1956年11月14日,是當時全國四大樣板館之一。現藏文物近22萬件套,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銅器、漢代畫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銀器、文房四寶、明清書畫、徽州雕刻、近現代文物及古籍善本、契約文書、潘玉良美術作品等。...
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天目山路99號)門戶網站,內容包括文物動態、政務公開、公共服務、政策文件、互動交流、網上辦事等。...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位于廣州黃埔長洲島,是大革命時期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軍事學校。孫中山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辦校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學習蘇聯的建軍經驗,培養革命的軍事人才。軍校群英薈萃,名將輩出,在中國近代史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創建于1938年的中華醫學會醫史博物館。博物館建筑面積6314m2,展覽面積4050m2。基本陳列分原始醫療活動、古代醫衛遺存、歷代醫事管理、歷代醫學薈萃、養生文化擷英、近代海上中醫、本草方劑鑒賞、當代岐黃新貌八個專題,反映中華醫學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并預示其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是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浙江自然博物院以“自然與人類”為主題,以提高公眾自然科學文化素養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為主旨,把“構建人與自然和諧”作為自己的使命,秉持著“文化惠民共建共享”的服務宗旨,不僅致力于自然遺產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研究,而且致力于自然生態展覽的籌辦和生態文化的傳播,探求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館,是對青少年進行禁毒科普教育的基地,是面向社會開展禁毒宣傳的載體,是匯聚各界人士參與禁毒事業的平臺,是展示上海禁毒工作成就的窗口。展館通過大量的案例剖析及調研材料,運用現代展示手段和傳媒技術,結合實物陳列、影視播映、圖片展示、漫畫表現、互動參與等,寓嚴肅的禁毒教育主題于生動的展示體驗之中。讓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充分認識毒品對個人、家庭、社會乃至國家、民族的危害,了解毒品使人成癮的機制,回答“青少年為什么會成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怎樣遠離和拒絕毒品”等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警示每一個參觀...
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館,始建于1953年,院舍分兩區,北區1968年建成,南區2013年建成,兩區相貫通。總建筑面積53128平方米,是石家莊標志性文化景觀。...
河北博物院位于石家莊市中心地段,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東臨東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