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韋評事》鑒賞
原文
欲逐將軍取右賢,沙場走馬向居延。
遙知漢使蕭關(guān)外,愁見孤城落日邊。
賞析
此詩前兩句“欲逐將軍取右賢,沙場走馬向居延”,熱情鼓勵友人從軍,殺敵立功,寫得很有氣勢,表現(xiàn)了昂揚(yáng)向上的情調(diào)。這些豪邁激昂、慷慨雄壯的詩句,極具浪漫色彩,頗為震撼人心,既是對邊塞將士的高度贊頌,也是詩人進(jìn)取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后兩句“遙知漢使蕭關(guān)外,愁見孤城落日邊”則把筆鋒一轉(zhuǎn),寫塞外蕭索悲涼的景象所引起的思鄉(xiāng)愁情。其中“孤城”“落日”兩個意象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一片雄闊的景象,同時也描繪出邊地的荒涼。其意境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甚為相似,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diǎn)。
全詩這種突轉(zhuǎn)筆鋒的寫法看似突兀,但作者把從軍者立功邊塞和思鄉(xiāng)懷歸這兩種特有的心理統(tǒng)一在這首小詩里,用筆凝練,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給人以一種悲壯的美感。
王維簡介
唐代·王維的簡介
![王維](/d/file/p/8d1a575b1ff88116d89973dfb006ca67.jpg)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yùn)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jìn)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xué),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