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郭季鷹》鑒賞
原文
河東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無我位,清光獨映君。
恥將雞并食,長與鳳為群。
一擊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賞析
唐朝文學,尤其是繁榮的盛唐文學,亦可稱作政治文學。此時期的詩人及其文學作品大多以服務政治為目的,詩人們企圖通過詩文一方面為自己造名氣、樹聲譽,另一方面為唐朝的科舉考試做準備。總之,一個目的就是一朝出名登第,踏入仕途。毫無疑問,李白是這些詩人中的一員,并且是非常活躍的一員。但李白注定與眾不同,由于受到道家思想及不拘于儒學經典束縛的個性影響,他企圖通過走終南捷徑來實現自己入仕的愿望。李白在二十歲前后還未遠離過四川綿州居住之地,他這時廣交特異之士,活動都與蜀地道教相關。出川前的準備為李白出川后踏上仕途打好了基礎。
出川后,李白一路東行,吳楚漫游,酒隱安陸,其中遇到了許多文人墨客,和他們飲酒賦詩,結伴而行。這使李白結交了很多朋友,同時詩名遠播。但這種看似閑適的生活沒有堙沒李白求取功名,建功立業之雄心。所以,大約在開元二十年前后,李白經南陽向長安出發,目標直指一登仕途。由于受終南捷徑思想影響,李白這時的活動也少不了隱居一事。他隱居于洛陽附近的嵩山與長安附近的終南山,成了人們笑稱的“隨駕隱士”。他一邊做隱士,結交了玉真公主等人,一邊寫詩投贈給當時的高官顯貴,可收效甚少。李白第一次入京活動,約經歷兩年左右,以無結果而告終,不禁發出了“主人蒼生望,假我青云翼。風水如見資,投竿左黃極”的憤世吶喊。李白失勢卻不失志,
可見他仍然很高的抱負。在四處游覽、走親訪友、干謁高官后,李白踏上了第二次入京的征途。天寶元年,李白終于時來運轉,迎來了重大喜訊。玉真公主向皇上舉薦李白,玄宗乃下詔徵離京歸家的李白入京。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d/file/p/ea7563a14e451c5df6334a2a2db968dd.jpg)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