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曲》鑒賞
原文
家臨長信往來道,乳燕雙雙拂煙草。
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早。
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閑不掃。
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紅顏鏡中老。
賞析
古人好春怨秋愁,這是典型的宮怨(閨怨)詩。一般的宮怨(閨怨)詩多以凄清秋景作背景,借以烘托失寵宮嬪之寂寞凄涼心境。此首卻以春曉鮮妍明麗的景物作背景,借以反襯宮嬪失寵的命運與惋惜紅顏易老的心理,別具匠心。
開頭兩句寫春景。“家臨長信”“乳燕雙雙”有所暗示。漢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漢成帝劉驁微服巡行,經過陽阿公主家,見歌女趙飛燕艷麗非常,便召她入宮,極為寵幸。不久,成帝又將其妹趙合德召入宮中,封趙氏姊妹為婕妤,從此趙氏姐妹貴傾后宮。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在宮中的地位,趙飛燕又誣告許皇后、班婕妤有邪媒之道。許皇后被趙氏姐妹誣陷后,班婕妤見情勢危急,便請求去長信宮侍奉皇太后。這里借用“長信宮”來暗喻班婕妤失寵后自避長信宮的典故,使詩歌表達閨怨之旨突顯出來,內中隱含著失意的憂傷。接著兩句寫用品、陳設的富貴華美,隱隱透漏出一種慵懶無奈之感。家宅臨近皇居,出入乘油壁香車,金犢牽挽,室內陳流蘇寶帳,有春雞報曉。不言富貴,而詩中人之豪奢自現。
后面四句寫暮春景色,“暖猶睡”“閑不掃”表現出來的是春困的慵懶,“衰桃一樹”“紅顏鏡中老”表現出來的是容顏憔悴,青春逝去的哀怨。結尾暗以衰桃臨池比喻美人臨鏡,嘆息紅顏易衰,表現出一種無限悲涼之感。
此詩以春雞、乳燕、落花、衰桃、嬌鳥等意象渲染出了一片暮春景色。全篇幾乎沒有動作,也沒有出現人物,純為一個靜謐柔媚的畫面描繪。作者冷靜客觀的敘述,不作過多的主觀抒情,就像是一幅圖畫,是一種靜的客觀的美。全詩語言華麗,意象密集,風格秾麗綺艷。其聲調的確有接近詞體之處,因此有些版本就當作詞處理,調名為木蘭花(或玉樓春)。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d/file/p/eea9a50d2fd6ad1f6a3bd94b6e49818f.jpg)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