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言懷》鑒賞
原文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賞析
他在《乞歸疏》中寫道,“但愿生入玉門關”。“何如”、“飲水”兩句用的是堯讓君位于巢父和許由的典故。相傳堯要把君位讓給巢父,巢父拒絕接受;堯把君位再讓給許由,許由聽后跑到穎水邊洗耳,認為耳朵聽到這個消息受到了玷污。此時,巢父正好牽牛飲水,巢父聽說許由洗耳的原因后,認為洗耳的水受到污染,牛也不能喝,于是把牛牽到上游去飲水。多清高脫俗的兩個人!賈誼、班超一文一武,文有驚世鴻文,武有治國之功,但一個英年早逝,一個有家難回,這都是當官害了他們。許由、巢父不是沒有君臨天下的機會,更不是沒有為官作長的素質,但他們都識透玄機,不入官場,不求功名,不沾利祿,無牽無掛,樂做田園之隱士,遠避禍災,逍遙自得,牽白犢飲清流,與賈誼、班超截然不同。李白終生都想從政,在此時似乎終于感悟到了。
無論寫自己歸隱,或者勸人退后致仕,大多纏結在深山煙霞、野水瞑迷之間,生活則亦漁亦樵,且吟且醉。本詩卻是借歷史作比照:或則才調絕倫而沉論不遇如賈誼;或則象少時便有“挾長風、破萬里浪”的大志,雖博得封侯萬里而終抱未能生歸玉門的隱痛的班超;前者悒郁而早夭;后者雖勉盡天年而仍不免遺恨。這樣看來,倒不如學古高士許由、巢父那樣躬親耕種,鑿井自飲,高居清流,樂其生死。既不以形骸為役;也不讓心神徒勞來得自在呢!——以太白自由解放的靈魂看,這恐怕也正是他一向笑傲王侯、卑視卿相的素懷吧!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d/file/p/ea7563a14e451c5df6334a2a2db968dd.jpg)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