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墓下作》鑒賞
原文
人間無阿童,猶唱水中龍。
白草侵煙死,秋藜繞地紅。
古書平黑石,神劍斷青銅。
耕勢魚鱗起,墳科馬鬣封。
菊花垂濕露,棘徑臥干蓬。
松柏愁香澀,南原幾夜風!
賞析
此詩為懷古之作。率領水軍平定東吳的王濬,雖然逝去多年,但他的功業一直為后世人們所傳頌。詩人來到他的墓地,所見一片荒涼。寒煙之中,衰草發白枯死。荊棘叢生,藜草紅得凄慘。墓碑上的字跡,隨著歲月的侵蝕,早已模糊不清。想必當日殉葬的青銅寶劍,恐怕都已經斷裂。農民開墾的耕地,一天天逼近墓地。在這馬鬣形的土封,在荒野中顯得那樣突兀。周遭枯萎的菊花,叢生的荊棘,更增添了幾分悲涼。在松柏的芳香中,它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d/file/p/f2f5f6e23391b203cbabae71b4d4a999.jpg)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