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鑒賞
原文
公舊序云:大雪有懷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江闊天低、無處認青簾。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賞析
上片,寫昨晚雨,今朝雪,天寒地凍,東坡倍覺衰病中孤獨寂寞。開頭三句,寫昨夜的天氣“雨纖纖”;今晨雪之厚“欲平檐”。第四、五句,進一步寫雪境之大:“江闊天低”;雪勢之猛:找不到酤酒“青簾”。寫天氣之急速變化,實寫東坡的心情惴惴不安。最后三句,由寫雪轉入到寫人,突出東坡“孤坐”之難,“誰伴我”之寂,“病目”之困,“衰髯”之態。只有邊“揩”目,邊“燃”須,邊“吟”詩,才能度過這寂寞時光。作于同時的《浣溪沙·半夜銀山上接蘇》也有“凍吟誰伴撩髭須”,亦屬此意的同義句。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蘇軾也不知朱守壽昌現在受凍如何。
下片以自我心態反襯,抒發對摯友的深切思念之情。開頭三句,點化引用了李白《題東溪公幽居》:“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只有水晶鹽。”這里以沉醉、晶鹽般的美味來聯想朱守可能正盛筵宴客,然而東坡自己不在席上,甚為孤苦。第四、五句進一步運用想象,寫朱守“手把梅花”一枝舉起,“東望”著我這黃州的陶潛。也許你還在請我入宴。我“知使君之念我”。最后,以一個回環句,吐出了內心的壓抑感和牢騷感:“雪似故人”,故“人似雪”,“雖可愛”,怕造門不前而返,“有人嫌”,推心置腹,刻骨銘心。
全詞,上片以“江闊天低”的雪景作為思念故人的典型環境,就是為下片的想象“使君之念我”,“雪似故人人似雪”之情懷作鋪墊的。由景到人,并以陶潛自比,獨白作結,寓意十分深遠,反映了東坡的獨立人格和審美情趣。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