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鑒賞
原文
藍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
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
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
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
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
所期俱卜筑,結茅煉金液。
賞析
“藍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運用鋪敘的方法,描繪一幅藍岑危崖高聳、突兀如鯨魚額的壯闊山河風景圖。
“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以比喻修辭手法來形容藍山懸崖怪石在落星潭里的倒影如猛獸撲向潭下,要把落星潭一口吞下去。
“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描寫活潑灘下的白沙與秋月相映襯,月光和灘水分外明亮。上句“帶”與下句“搖”相互映襯。
“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緊扣上文,如此佳境可以吸引人駐足,雅俗共賞、嘆為觀止。
“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暗寓如此意境開闊、氣象雄偉的美景,“君”此時未能與詩人一道歡游,遺憾情愫躍然紙上,亦隱隱流露出“君若不來同游,我將深以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從也。”的意蘊。
“所期俱卜筑,結茅煉金液”,重申對友人的忠告,勸其趁此脫身,歸隱林下。
綜觀全詩,首四句似寫藍山風景之奇特,實喻幽州形勢之危急。次四句亦然,佳境、清輝之句,似是留客之辭,實則促友人醒悟之意也。末四句勸告友人趁此脫身,歸隱林下。正如“君若不來同游,我將深以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從也。”表達出李白希望友人何判官能同他一起,在藍山隱居,煉丹學道。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d/file/p/ea7563a14e451c5df6334a2a2db968dd.jpg)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