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鄂王墓》鑒賞
原文
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賞析
這是一支悲憤的悼歌。岳飛的慘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悲劇。岳飛雖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卻永遠留在歷代人民的心中。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岳飛為鄂王,曠世冤案得以昭雪,離岳飛被害已62年。岳墓建在風景秀麗的西湖岸邊,岳飛雖封王建墓,但由于連年戰亂,陵園荒蕪,景象凄涼。這首詩以反映這樣的現實入筆。
首聯以離離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涼,冷硬屹立的石獸,更增添了幾分悲思。接下來用南北君民作對比,譴責南宋當局茍安享樂、不思北進,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遙望南師。頸聯哀嘆有望承擔中興重任的英雄岳飛悲慘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終被蒙古人滅亡。作者在尾聯悲痛地吟道:滿含湖光依舊,河山易主的深沉的感慨。
作者以趙宋后裔的身份為冤死于趙宋王朝的岳飛,由衷地唱出這支哀痛傷惋的悼歌,分外感人。
趙孟頫簡介
唐代·趙孟頫的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