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漢祖廟》鑒賞
原文
乘運應須宅八荒,男兒安在戀池隍。
君王自起新豐后,項羽何曾在故鄉。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詩,是詩人早年間游歷漢高祖故鄉時有感而發的即興之作。這一時期,李商隱初涉仕途,政治熱情極高,盡管屢因朋黨爭斗而遭排斥打擊,但并沒有灰心喪氣,對前途充滿信心。
詩人在這里用了很鮮明的色調來贊譽漢高祖,并以項羽作陪襯突出了高祖建漢的恢弘氣勢。劉邦和項羽雖然都同為反秦義軍的領袖人物,可最后的勝利還是不可避免地歸了劉邦,這是一種王者之風的勝利,項羽大敗垓下是歷史的必然。全詩對漢高祖的崇羨之情溢于言表,并立志要效仿漢高祖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d/file/p/13c410bfc54c457b1a07434ab5ba96fb.jpg)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