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胭脂井》鑒賞
原文
轆轆轉轉,把繁華舊夢,轉歸何處?只有青山圍故國,黃葉西風菜圃。拾橡瑤階,打魚宮沼,薄暮人歸去。銅瓶百丈,哀音歷歷如訴。
過江咫尺迷樓,宇文化及,便是韓擒虎。井底胭脂聯臂出,問爾蕭娘何處?清夜游詞,后庭花曲,唱徹江關女。詞場本色,帝王家數然否?
賞析
此詞上闋寫景,“轆轆轉轉,把繁華舊夢,轉歸何處”一句總領全詞,巧妙將井中轱轆和歷史的轉動結合起來,把抽象的概念用具體的事物展示出來,用法極其精巧。接下來通過蕭瑟、荒涼的景色感慨逝去的繁華舊事。“青山”、“黃葉”、“拾橡”、“瑤階”、“打漁”、“宮沼”、“銅瓶”一組組意象色彩豐富、冷暖色調對比強烈,更加突出了今夕對比,舊址的蕭瑟。
下闋抒情、議論,很自然地從陳后主過渡到隋煬帝,“過江,便是”這兩個詞語直接由“空間”轉移到“時間”上的跨越。利用文字充分將時空結合在一起。從上闋寫景轉為聯想、議論,作者想到了當年大將宇文化及、韓擒虎等人,還有躲在胭脂井里的女子,追敘陳后主、隋煬帝荒淫誤國的史實,作者對此進行揭露和控訴。
該詞借胭脂井聯想陳后主,繼而又過渡到隋煬帝,表達了詞人對王朝興衰的思索和嘆息之情。
鄭燮簡介
唐代·鄭燮的簡介
![鄭燮](/d/file/p/1832cc4f87955d668817f6f73ae75da0.jpg)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后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