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作》鑒賞
原文
洞庭葉未下,瀟湘秋欲生。
高齋今夜雨,獨臥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漢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樂長征?
賞析
首聯“洞庭葉未下,瀟湘秋欲生”,“洞庭”“瀟湘“點明客居地域,“葉未下“這個意象,則用來印證“秋欲生”的時令,是裊裊秋風將降的物候特征。此處化用《楚辭·湘夫人》:“塌搦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句意,說洞庭湖邊木葉雖然尚未凋零飄落,而秋意似乎已先來到了詩人的心上,已感覺到涼秋的逼進了。營造了一種秋未至而情欲悲的氛圍。
頷聯“高齋今夜雨,獨臥武昌城”是緊承首聯“秋欲生”而來,季節變化的信號自然是風雨。在風雨催秋聲中,詩人無奈,只好一個人在武昌城書齋中悶頭睡大覺了。這兩句以高韻勝,有蟬蛻軒舉之風。
頸聯“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漢情”,又承頷聯“獨臥”而來,轉入直接抒情,第五句入思鄉,第六句以江漢抱合,緊承前半首。高齋獨臥,冷雨敲窗,作者借此烘托出客居他鄉的冷落凄清,順理成章地將思鄉之情在這里抒發出來,顯得更加真摯感人。
尾聯寫到天外傳來雁聲,詩人發問。這末二句,表面上是問雁,實際上是以雁襯人,相輔而相成,借雁來抒發自己遠離桑梓、流寓江湘的感情。
全詩感情脈膊的發展極其自然,“秋欲生”,自然表現為“今夜雨”,因雨而“獨臥”,由“獨臥”而思家。聯聯相承,句句牽引,絲絲入扣。全詩八句,一氣呵成,寫景抒情,渾然一體。
徐禎卿簡介
唐代·徐禎卿的簡介
徐禎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后遷居吳縣。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