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師晉師滅夏陽》鑒賞
原文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為主乎滅夏陽也。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滅夏陽而虞、虢舉矣。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宮之奇之為人也,達心而懦,又少長于君。達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諫;少長于君,則君輕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宮之奇又諫曰:“語曰:‘唇亡齒寒。’其斯之謂與!”挈其妻、子以奔曹。獻公亡虢,五年而后舉虞。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賞析
前658年(魯僖公二年),晉獻公準備伐虢。虞國地處晉、虢之間,若繞道則受阻于中條山。獻公聽從荀息之計,以重禮賄虞君,借道伐虢。虞、虢都是小國,虞賢臣宮之奇看出晉國居心不良,有各個擊破、一箭雙雕的用意,勸諫虞君不要上當。虞君不但不聽,而且自告奮勇愿出兵開路打頭陣,幫助晉國攻下了虢邑夏陽。這以后的事,《谷梁傳》所述與《左傳》有點不同。《谷梁傳》以為晉國當年就滅了虢國,五年以后又滅虞。《左傳》則以為晉拿下下陽(即夏陽)以后僅作為據點,未即滅虢。三年以后,晉師再次假道虞國,揮軍南下,滅了虢國,還師途中把虞國也滅了。虞君終于做了俘虜。
谷梁赤簡介
唐代·谷梁赤的簡介
![谷梁赤](/d/file/p/ca1acfb4cc2c4878cd6fdc93dd1a8852.jpg)
谷梁赤,戰國經學家。名或作喜、寘、俶,字子始,山東省菏澤定陶人。相傳為子夏弟子。治《春秋》,初僅口說流傳,至谷梁赤,為《春秋》殘亡,多所遺失,乃為經作傳,稱《春秋谷梁傳》。
...〔 〕